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32|回复: 0

年终奇葩考核何时终了?

发表于 2021-1-17 17:43: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年终岁末,各项考核评比如期而至。而基层一些奇葩考核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西部某地教育部门下发给学校的年终考核清单上,足足有近百项考核内容。临近期末,老师本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帮学生复习上,可为准备迎检,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写材料。最不可思议的是当地教育部门新增的考核方式,明确要求观看学校制作的5到10分钟专题片,以掌握学校“互联网+教育”工作应用水平。“做一个5分钟的专题片至少得1万多元,学校哪有这个钱?有这个必要吗?而且我想不明白,这和‘互联网+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

  年终考核,意义在于科学、精准地评价阶段性工作业绩,既是对全年工作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员工一年工作成绩的检视。然而,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年终考核走样变味,形式主义之风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出现了新变种,让基层工作者苦不堪言。基层工作者们呼吁年终减负,并非排斥年终考核,也不是嫌麻烦,而是希望年终考核别流于形式主义,更不能每年花样翻新给形式主义层层加码,而是能多些实打实的干货,真正成为日常工作的助推器。

  以报道提及的教育系统为例,学校的工作重点,自然是教书育人。在本来工作压力就加大的期末阶段,老师们被迫写大量总结材料、开各种与教学无关的会议、搞家访现场拍照等花架子,必然影响教学。再说,年终总结文字足够表达,却被要求制作专题片,实在劳民伤财。这是披上了创新外衣的、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不仅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更严重影响正常工作。

  年终考核,目的在于掌握真实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对下年制订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有所帮助。因此,不能背离初衷,最重要的是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凌驾于正常工作秩序之上,更不能只顾“留痕”,不重实绩。奇葩考核,不仅给年底工作添乱、让基层增负,更有可能滋长基层只应付检查、不顾日常工作及长远发展的急功近利思想。

  年终考核必须警惕形式主义之风,更要警惕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侯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