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2|回复: 0

政绩考核能否考出幸福定义?

发表于 2010-11-24 07:48: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新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并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河南省平顶山市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把“幸福指数”纳入了对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   

  你幸福吗?近年来,类似的“幸福指数”调查越来越多,尽管每次调查看起来都热热闹闹,但那些不断变化的数字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幸福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所谓幸福,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感受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此刻的幸福感觉,也许稍后就荡然无存。由此观之,这种幸福状态调查所呈现的,无非是受调查者一时的心理感受,仅此而已。退一步说,当这些幸福状态调查者津津乐道于有多少人正在享受幸福时,也意味着还有一定比例的人正在承受不幸福,如此一来,调查本身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针对那些不幸福的人,调查者告诫说,财富仅仅是带来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之一。有钱确实并不等于幸福,不过没钱也不会幸福——如果连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都捉襟见肘的话,怎么去承受物价的变动、丰富业余的生活?当然,还有一条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降低自己对幸福的期待——纵使条件再怎么艰难,我们依旧可以作出其乐融融的姿态。如果将瞬间的幸福定格为永恒的数字,幸福调查本身不免谬之千里。   

  在各地政府日渐关注“幸福指数”的背景下,“幸福状态调查”很容易起到一种误导作用,人们将因此片面关注多少人幸福,而忽略有人并不幸福,并由此遮蔽一些现实问题。对于个人而言,幸福的感受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而这就必然要求政府部门为此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譬如平抑物价、均衡教育资源、缩小贫富差距等。显而易见,提升公众看起来虚无的幸福感,需要政府部门付诸实际的努力,而不是翻阅看起来很美的幸福指数。

  “幸福状态调查”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一扇窗口无可厚非,倘若以此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不免会由“唯GDP论”变为“唯幸福论”,而且“唯幸福论”注水掺假的难度无疑更低,而且空对空的形式本身也更加难以被人察觉。(赵志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