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内城故事》集结了25篇以动物与人为主角的故事,以及44幅跨页油画插图,以内城为切入点,将整个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矛盾浓缩在这座城市丛林里。
有时,陈志勇用散文写故事。在一篇关于“猫”的散文故事中,一个家庭失踪的猫变成了很多个家庭走失的猫,这只猫曾像“一艘小船,每天坚定地带母女俩渡过黑暗的大海”。
《内城故事》内页插图,“游泳帽”,油画
有时,陈志勇用诗歌写故事,例如“猫头鹰”的故事更像是一首病童写的诗。
他把猫头鹰看作守护天使,冷静和理性的象征,因为“猫头鹰从来不会出错”。
《内城故事》内页插图,“猫头鹰”,油画
有时,文字和画的比重相当,可以构成一个单行本绘本,例如关于“狗”的诗篇,用了13幅画作,其中大多数跨页使用了相同的对角线设计,展示了历史长河中人与狗从陌生到亲密的关系。
“狗”的草图,不同历史时期的色彩测试,水彩和铅笔
有时,一些故事更像是梦幻般的幻象碎片,如在城市人群上空突然出现的蝴蝶云团,在立交桥上相爱的巨型蜗牛,从海中移出并被摆放到天空的虎鲸。
《内城故事》内页插图,“蜗牛”,油画
有时,陈志勇创作了完整的短篇小说,例如“河马”的故事是关于一位被父母激进的教育方式鞭策、被媒体过度关注的神童,他总是梦见河马,让人联想到电影《阳光普照》中被父亲的爱过度照耀的哥哥,只能暴露在太阳下,不能到阴影里躲一躲。
《内城故事》内页插图,“河马”,油画
阅读《内城故事》对任何年龄段的读者都是有益的。
有人说,最好的儿童读物也受到成年人的喜爱,但是,《内城故事》却被形容为是给成年人的一本好书,也可以受到儿童的喜爱。
小时候,陈志勇喜欢听妈妈为他读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虽然这是一本成人向的政治讽喻小说,但是小小的他会被动物们反抗人类农场主并在庄园里建造国家的设定深深吸引,这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审美,教会了他逆向思维。
在《内城故事》的创作中,“马”的故事向《动物庄园》致敬,而“青蛙”的故事则是对卡夫卡《变形记》的逆向思考,这次变成动物的不是底层打工人,而是打工人的老板,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不如翻开这本书一探究竟。
装帧设计上,《内城故事》的书封沿用原版书封图,封面的“月亮鱼”做了局部UV,看起来闪闪发光。
《内城故事》书封实拍(雷建忠/摄)
内页采用高质量的无光铜版纸印刷,并使用圆脊锁线精装技术,使得许多跨页插图更平整地展示。
《内城故事》内页实拍(雷建忠/摄)
从目录页的设计可以看出,每个故事相互之间比较独立,阅读顺序可以随心选择。
《内城故事》目录页
如果你仔细观看,会发现内页中的插图有时间变化,从清晨到黄昏再到黑夜,而且大多数画面都以黑夜为背景。
你可以拉上窗帘,打开这本绚丽色彩的书,让思想进入“澄明之境”。
你也可以在咖啡厅里,和一二好友分享本书,一起讨论对我们这颗星球的未来构想;还可以带上《内城故事》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中,去寻找被我们无视的动物们;或是带上《内城故事》去旅行,拯救你的自然缺失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