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生产管理中,班组长组织水平的高低,关键体现在如何协调各岗位之间、各道工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体现在多岗一事和交接班的接口中。一台计算机的配置再高,如果接口处理不好,也不能正常运转。班组类似一台机器,每个员工的素质都很高,如果组织不好,协调不力,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较大的问题。
案例链接:
一家企业的某生产班组,有段时间频频出现产品不合格的问题。班长老林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在屡次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后,他将班组所有成员聚集在一起,与大家一起探讨解决方法。最后,他们想出了一种班组内部试行的方法,来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
这个方法就是推行上下工序的索赔制度,简单说来就是,当一道工序出现问题的时候,处于这一工序的员工有权力向上一道工序的员工追究责任,直到找到问题为止。每一道工序的员工都有责任去监督上道工序的质量问题。而出现问题的员工必须要赔偿损失,找到问题的员工可以得到经济奖励。对上一道工序来说,它承担着考核与监督的责任,对于下一道工序来说,它又是责任的承担者,如果它不能很好地落实自己的责任,下一道工序就要受自己的影响,从而完不成自己的责任任务。所以下一道工序就会向它索赔。责任就是在这样的环环相扣中,实现了“责任链”的构建。为保证这一制度的顺利进行,班组长老林负起监督此项制度执行的任务。
在这种责任索赔制度的推行下,该班组的产品不合格率迅速降低。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个班组是一条工作链或一条服务链,如果职责不清,出现互相推诿现象,就会给工作带来掉棒的危险。因此提倡一个原则: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责任零空白。
在班组中,每一个责任或者岗位都不是孤零零的,都是与上下左右的责任相关联,构成相互的责任承担。班组中的一切关系都是“责任的关系”,每一个看似独立的责任,都与上下、左右的关联者构成责任链。比如,横向的岗位与岗位之间是责任关系,纵向的上级与下级之间也是责任关系等等,它们之间形成了环环相扣、相互依存、互为责任的“责任链”。在责任接口处理上,应该明确谁负主要责任,谁负次要责任,做到分工明确。
怎样才能分清责任呢?南京明城墙的事例或许对班组长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启发。南京明城墙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砖城,这与它所用砖块的质量不无关系。可以发现,砖的侧面刻着铭文,除时间、府县外,还有4个人的名字,分别是监造官、烧窑匠、制砖人、提调官(运输官)。砖上刻人名的用意,就是要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在班组管理中,要想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也必须建立起责任考核制度。只有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将其与经济利益挂上钩,才能唤起每个员工的责任心,确保生产流程顺畅、责任落实到位,从而保障企业科学有序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