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29 17:00:35
|
查看全部
三、无可比拟的高超本领和优良形象赋能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能够取得任何其他力量无可比拟的领导效果,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可比拟的高超本领和优良形象。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高超本领和优良形象,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崇高追求和信仰坚定的桥或船。中国共产党具有了任何其他力量无可比拟的高超本领和优良形象,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资源配置力、统筹协调力、贯彻执行力等才更强。高超本领和优良形象很好地解决了党作为领导力量怎么“领”、怎么“导”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领导力的主观条件和基本途径。
自建党起,中国共产党就高度警惕“本领恐慌”,一贯重视本领、能力的提升。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最早向全党明确提出了“本领恐慌”问题,唤醒全党对提高领导中国革命能力问题的高度重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能力建设提升到全局高度和战略视角,多次明确要求警惕“本领恐慌”,提出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增强各种本领和能力。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他提出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大本领。2019年9月4日,他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他要求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他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历来重视本领能力的提升,而且历来高度重视深入把握和善于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极端重视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保证各项工作各项改革各项事业顺利推进,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要保持战略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等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克敌制胜的看家本领。正是党所具有的高超本领,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解决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各种实际问题、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各种风险、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和胜利。
共产党人具有特有的先进素养和优良作风。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突出表现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政治上的坚定性,也可称为政治上的定力、意志力,具体体现为面对逆境时崇高追求和信仰的坚定、乐观必胜的心态以及科学的谋划和相应的行动。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特有的精神和风貌,任何时候都不忘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和本分,不追名逐利、甘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平时能让群众看得出来。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突出表现为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反映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包括党的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作风、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正是这些特有先进素养和优良作风,使得中国共产党具有了毫无自身特殊利益、与时俱进、大有作为的光辉形象。这一形象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极大地吸引群众、组织群众,能够极大地号召、凝聚社会各类组织协调一致地行动。
四、无可比拟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能够取得任何其他力量无可比拟的领导效果,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可比拟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通过组织,通过民主集中制,可以实现力量的凝聚和倍增,扭转力量对比劣势。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根据形势任务变化,不断优化党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党领导国家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与其他政党相比,无论是组织建构的精细化程度,还是组织运行的协同化水平,以及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国家制度的合理有效,我们党都更胜一筹。强大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领导力的坚实支撑和可靠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关键在于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坚强领导核心。在事业发展和推进中,面对强大的敌对势力和各种艰难险阻,要避免党内的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对党组织的涣散和瓦解,就必须强调党的集中统一、形成权威和核心,使全体党员与人民群众劲往一处使、汇集成不可战胜的力量。在实践中形成党中央坚强领导集体和核心,这个集体和核心具有超强的判断力、决断力、执行力,全党坚决维护其权威,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政党的鲜明特质,是我们党具有强大而不可战胜力量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基础在于党的组织基础(基层组织)和组织细胞(党员、干部)。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就深刻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状况怎样,极大地影响着组织的力量。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同志在“三湾改编”时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才极其重要。1929年,毛泽东同志还对党员干部质量不够高、政治水平太低以及组织涣散、纪律废弛等问题提出警告,明确提出由于这些原因,“党的领导力就削弱了”。这也是最早在党的文献中使用“党的领导力”概念。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把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放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位置并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并不断取得实效,从而保证了我们党能够最广泛、最大程度地影响群众、组织群众。
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离不开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从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其中,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具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党的地方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间段”,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这些组织,各正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分工合作、步调一致,党的组织力量就形成和强大起来了,就具有了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力量。严密组织体系的形成和强大与实行严格的组织纪律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如果没有组织意识的强化、组织纪律的严明,就不会有历史和现实中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有机联系和全党的意志统一、步调一致。
中国共产党制度优势,体现在合理高效的制度设计和执行上。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为我们处理好党内及党外各种关系、形成党的组织体系及党与各类组织的高效协调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的国家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的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一整套制度构成严密完整、系统集成的制度体系,包括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治理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对外事务制度、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方面。这个制度体系和相应的运行体制机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集中到一点,就是有效保证增强党的领导力,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
五、无可比拟的自我革命锻造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能够取得任何其他力量无可比拟的领导效果,来源于锻造于中国共产党无可比拟的伟大的自我革命。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自我革命本质上是向自我开刀,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然而,党的自我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并且具有无比坚强领导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革命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壮大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具有持久性特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自我革命贯穿于党的发展的始终。从早期的工人运动到第一次国共合作,从参加国民革命到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从城市到农村,从土地革命到国共合作抗日,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到解放战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到实行改革开放,党在每一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转变、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是一场自我革命。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我们党坚持真理、善于纠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的突出例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消除一切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全面从严治党这样一场自我革命,“必须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革命的有效路径,这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乎我们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说,党的自我革命过程就是党的建设过程。纵观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党的自我革命是伴随着党自身的发展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在持续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逐步拓展的。从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理论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党的领导制度体制机制上的自我革命;发展到改革开放时期,拓展到了党的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上的自我革命;进入新时代,再进一步拓展到了党的政治建设、纪律建设,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以及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上的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具有深刻性有效性的特点。这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学习力。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中孕育诞生、在学习中成长壮大、在学习中开创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历史。在持续学习中,中国共产党构建起了一整套关于学习的话语体系和制度,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做法。在中国共产党这里,学习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开放包容的心智模式,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品格,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变迁,党的事业发展也由此有了持续不断的能力补给和源源不断的新鲜能量。此外,还表现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等等。惟此,中国共产党就锻造并形成了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关键在于坚持和拓展我们党实现自我革命的成功道路,丰富其科学内涵,以坚韧的决心、强烈的担当、更高的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惟此,中国共产党就能在新时代持续保持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