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回复: 0

“国有所需,我必前行”(暖闻热评)

发表于 2021-2-1 09:03: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筱 理

【人物】赵振东

【故事】赵振东,生前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赵振东立刻投入疫苗、抗体等疫情防控急需的应用基础研究中。疫苗研发专班成立之初,赵振东与相关工作人员密集调研,总结新冠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抗体等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国内外不同疫苗研发技术路线的优劣势,积极为我国新冠疫苗科研攻关建言献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连续奋战200多天,积劳成疾倒在了出差途中,为国家科研事业而奉献的一生定格在了53岁。

【点评】

前不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当前,各地正在有秩序、分步骤地组织疫苗接种,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供保障,为战胜疫情注入强大信心。

我国新冠疫苗之所以能够高效、安全地惠及人民,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赵振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担任专班技术组组长伊始,他就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说,“再难我也要上”“现在就是打仗,要和时间赛跑”。一段时间以来,赵振东忙调研、提想法、解难题,帮疫苗研发单位克服了不少困难,为新冠疫苗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战斗姿态,同时间赛跑,以赵振东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敢为人先、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为我们战胜疫情提供了科学支撑。

战胜新冠病毒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科研工作同样是孜孜以求的钻研过程。这种探索精神、钻研品质,在赵振东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对于科研结论,至少重复5到10次实验才确认;对于实验,他允许学生失败,但不允许科研态度有问题;对于工作,他为了加快实验进展,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才离开。科学研究是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必须严肃认真,砥砺坚持到底的意志。赵振东说,科学探索必须有一股钻研到底的精神,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我国疫苗研发水平才能走在全球前列,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正在变为现实。

有人说:“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我必前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很多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奋战在最危险、最前沿的地方,还有一些人在疫苗研发等看不见的战场上默默耕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这样评价赵振东:“一名不计个人名利、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心无旁骛、具有学者风骨的科学家”。淡泊名利,唯实求真,把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化外于行,把科学追求融入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事业中去,就能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