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刘旭/曾娜 周双萍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看似鸡毛蒜皮、纠缠不清的婚姻家庭纠纷中,如何让情、理、法融合协调,构建和谐的家庭生态和社会生态,一直是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妇联努力探索创新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安源区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起婚姻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机制,以刚柔并济、多元化解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帮助群众解决困扰已久的家庭纠纷,获得了“贴心人”、“暖心姐”、“娘家人”等多种美誉。
柔情搭建“连心桥”
近年来,安源区妇联联手安源区法院,率先在萍乡市成立家庭审判庭,选配7名女性法律专干,组成全市首家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团队——“陈淑工作室”。这支“娘子军”队伍专门开展家事审判工作,运用“法官+专职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的模式审理家事案件,并按照辖区乡镇、街道、社区的分布,共遴选了402名家事调查员,在法院和当事人之间搭起一座“连心桥”,解决继承、抚养、维权等家事纠纷,实现家事纠纷调解全覆盖。
辖区居民郑女士的父母名下有一块宅基地,其3个兄弟分别出资在宅基地上建造了一栋四层房屋并装修入住。父母去世后,所住房屋由三兄弟居住使用。后该房屋被政府征收,拆迁补偿款近300万元。郑女士得知后要求与三兄弟分割补偿款项,但均遭拒绝。几经约谈无果后,郑女士一纸诉状将三个兄弟告至法院。
调解过程中,陈淑工作室的调解员多次从亲情入手劝解当事人,分析双方当事人在此次家庭共有房屋拆迁中的利益得失。多次苦口婆心、条分缕析的调解后,三兄弟最终每人拿出10万元给郑女士,一场眼看硝烟弥漫的家庭危机被瓦解,兄妹重拾亲情,握手言和,真正实现了家事纠纷“案结事了人和”。
据了解,去年辖区共发生家事纠纷5763件,通过工作室工作人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调解,化解家事矛盾5386件,进入诉讼程序的仅有377件,诉讼率仅为6.54%;诉讼中调解撤诉的315件,调撤率达83.55%,有效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增添了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的因素。
刚性构筑“安全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光靠温情去调解纠纷,有时难免会碰到“硬茬子”。鉴于此,安源区妇联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安源区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法院共同建立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搭建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制定《关于依法规范处置家庭暴力行为的工作意见(试行)》,联合安源公安分局依法规范处置家暴行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家庭矛盾纠纷;联合安源区政法委、司法局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婚姻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机制;建立反家庭暴力联动机制,果断启用人身安全保护令,丰富人身安全保护令内容和救济措施。
据统计,在今年的“巾帼在行动”“维权在路上”等反家暴专项行动中,共接到反家暴求助69次,及时制止家暴53次,核发禁止殴打、威胁、骚扰、跟踪申请人以及禁止被申请人与申请人在一定范围内的接触活动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38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杨某与袁某经人介绍相识,并登记结婚。婚后袁某长期对杨某施行家庭暴力。去年4月25日,袁某殴打杨某,致杨某多处受伤,甚至威胁杨某人身安全。在袁某的常年恐吓、威胁阴影下,杨某身心疲惫,在妇联支持下,杨某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法院经严格审查,做出人身保护裁定书,禁止被申请人袁某对申请人杨某实施家庭暴力;禁止殴打、威胁、骚扰跟踪申请人杨某及家属。终于挣脱了家暴阴影的杨某感激地对妇联工作人员表示,幸好有你们这些娘家人撑腰作主。
多元调解助万家
新时代有新需求,新关切有新回应。为了高质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安源区妇联根据矛盾纠纷化解需求,指导各级妇联组织因地制宜推进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成立“安源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心”的基础上,各镇街委妇联在当地派出所分别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在全区49个行政村配齐配强村妇女小组长进行网格化管理,定期不定期摸排辖区婚姻家庭情况,分类建立工作台帐,选聘法律、心理、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专家和妇联维权干部及时就地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目前,全区妇联系统共有57家婚调机构,581名婚调员。
青山镇高枧村的“友邻茶社”就是这样一个成功调解各类矛盾,乡邻互敬互爱的平台。在这里,村民们不单研究茶道,切磋棋艺,而且还“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许多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就在小小茶社的缕缕茶香中消弥,以致当地村民称每天不来茶社报个到就睡不着。
去年12月15日,高枧村村民王女士因家庭琐事与丈夫发生争执,丈夫动手打了她。因为自己是外地媳妇,亲人和朋友都不在身边,倍感委屈和伤心的她来到“友邻茶社”倾诉。村妇联主席李新炎轻声抚慰她不要激动,鼓励她有什么心里话和委屈都说出来,答应等她丈夫下班回来会上门进行批评教育,任何时候需要帮助都可以随时联系。王女士在她们的劝慰中渐渐平静,感觉心里暖暖的,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将努力改变自己,与家人和睦相处。
随着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预防为主、调处结合”的理念被绝大多数当事人和代理人所接受,传统解纷模式下部分纠纷“化而不解”、“结而未了”的困境得到了根本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