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回复: 0

岗位分析的原则

发表于 2021-2-3 19:29: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实事求是原则

岗位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岗位,而非岗位任职者,进行分析时要明确对象,做到对岗不对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明确岗位设置的目的,对岗位在企业内部所处的地位、应承担的责任,做真实客观的分析。

2.全面原则

岗位分析要全面,以岗位为中心,包括与岗位相关的垂直信息与平行消息。如垂直的上下级关系,梳理了岗位的上下级关系,就掌握了岗位在企业、在部门业务流程中所处的节点,这样就能够十分清晰地明确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责。

3.经济性原则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说到底是经济行为,其目的是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因此,岗位分析也讲究效率,节省不必要的分析成本。

4.动态性原则

没有一个岗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会带来新的改变。企业处在不断变化中,企业的人力资源架构也在不断地更新,新的岗位会出现,旧的岗位被淘汰,随着企业战略结构的调整,岗位的主要职责与工作任务也在发生改变。因此,岗位分析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掌握岗位的最新动态,能及时捕捉岗位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及时修订岗位说明书。

5.实用性原则

企业进行岗位分析,是为后续的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必须坚持实用性原则。实际工作中,不少人力资源工作者为了省事,没有对岗位进行认真观察与分析,最后虽然编制了岗位说明书,但其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很少,这无疑是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

6.针对性原则

同一岗位在不同企业中因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甚至承担的工作有很大不同。因此,人力资源工作者在进行岗位分析时要重视岗位的特殊性,不能将其他企业同岗位的职位说明书拿来就用,必须立足企业、立足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