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今,抱团养老很流行,有些老人依靠社区抱团,有些本来是朋友抱团“候鸟式”养老。可真的抱团在一起,却往往一开始兴奋、甜蜜无比,最后各回各家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但李女士和张女士却是一个例外,两人已经在一起抱团养老8年了,生活得有滋有味,越活越年轻。70岁的李女士说出了原因:抱团养老,这份距离要有,秘诀也是这份距离。
好闺蜜抱团养老
李女士和张女士两人是大学舍友。李女士家境好,张女士家里很贫困,李女士总是贴补张女士。张女士的丈夫中年去世,她只有一个女儿,从未再婚。李女士和丈夫离婚后也从未再婚,有一个儿子。
60多岁的时候,两人的儿女都结婚了,还帮忙带了几年孩子,孙辈也上学了。两个好友一商量,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在她们的母校旁边各自买了一套房子。两套房子对门,从此两人过上了“抱团养老”的生活。
一份亲密与距离
两姐妹白天在一起聊天、跳
舞、看书、绘画、上老年大学,隔段时间还一起旅游。晚上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房子里,这样有彼此的空间。
生活中的一切开销都各自承担,要是在一起的花费也几乎AA制,两人都抱着“想吃亏”的心理,一辈子的朋友了,彼此的人品都是一清二楚,从来不会在物质上计较。
这就不像很多抱团养老的老人那样,会因为住在一个房子里,因谁住的房间好、谁多做了一顿饭、谁的儿女又多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之类的琐碎问题,产生嫌隙。这些在李女士和张女士之间从来不存在。两人住对门,有什么意外情况或者谁生病了,总有相互照应,
省去了儿女的担心。
8年抱团养老的感悟
对好闺蜜能相濡以沫保持8年,李女士说出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双方要保留必要的距离,现实中很多抱团养老的老人,一开始在一起特别兴奋,不分彼此,但时间长了,却为各种琐事心生嫌隙。其实祸根早在一开始不分彼此时就埋下了,一开始就要分彼此。”
李女士还说:“现在我们身体还能自理,孩子们偶尔来看看,我们两个相互照顾。等到我们两个都不能彼此照顾的时候,我们准备找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一起在那里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
现实中很多抱团养老的老人多数前期美好,后期散伙,但这两位老人却能如此抱团,相互温暖,又各有空间,让人羡慕,更值得借鉴。
现在抱团养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它的好处很多:老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还能互相照顾,减轻儿女养老压力等等,但具体实施中的很多问题仍值得我们反思。 (据《老年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