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50|回复: 0

“孩子扰邻”仅有母亲带其登门道歉还不够

发表于 2021-2-4 13:00: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孩子扰邻”仅有母亲带其登门道歉还不够
1月30日,山西晋中。胡女士担心4岁儿子常在家吵闹打扰邻居,就陪儿子带零食上门给邻居道歉。胡女士说邻居从未投诉过,但自己要有个态度,想让儿子学会感恩别人的包容。(2月3日 澎湃新闻)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言传身教,孩子有样学样确实至关重要。但是,笔者认为,母亲带男童向邻居道歉,这只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形式,如果让孩子把良好的品行延续和传承下去,家长还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具体来说,只有做错事在形式上有道歉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立行立改,形式要服务内容,让孩子重复的错误尽量减少犯,或是避免重复犯。
就胡女士带儿子向邻居道歉来讲,孩子因疫情不能外出,在家有打闹习惯。所闹得动静虽说打扰邻居,但邻居也没投诉过,这是邻居们的包容和理解。而作为男童家长,你在带儿子上门道歉的同时,是不是也要想到,让少不更事的孩子在打闹时有所顾及、有所收敛呢?当然,一个只有4岁多的孩子,在玩性大发时,也许就目空一切了。
所以,在笔者看来,对孩子教育往往也考验家长管理智慧,家长带孩子登门道歉,确实能让孩子深有感触、记忆深刻。但是,仅有这一种形式上的言传身教,在重塑家风、家规、家训上,未必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由此,笔者认为,对幼小的孩子管教来讲,我们不妨使用“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管教方式,或是,给孩子来个“角色转换”方法,让孩子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受吵闹的苦楚。比如:曾有邻居不堪楼上住户家的孩子吵闹,就把楼下孩子家长请到自家做客,不成想这吵闹声连孩子父母都受不了。于是,回到家后对孩子平时的吵闹就特别留意,每天对其一举一动都要特别提醒。久而久之,孩子就自觉自愿养成替他人着想的好习惯,宁可自己添麻烦也不给别人增负担。
由此,笔者认为,面对孩子扰邻,家长不能熟视无睹,即便左邻右舍不投诉,你也要先知先觉,有“大我”意识,把孩子管教好、引导好。这样不仅有利于构筑良好的邻里关系,同时对孩子人生积极健康、快乐向上向善成长也大有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