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打好“四张牌”,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殷切期望。河南省总工会和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牢记嘱托、竭诚履职,在全总和河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精准聚焦发展主题,自觉服务全省大局,团结组织千万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美好篇章展现了新作为、作出了新贡献。
改革者进,创新者强,务实者胜。5年来,河南省总工会大力弘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钉钉子精神,坚持突出党的领导、突出建功立业、突出维权服务、突出基层基础,坚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进一步体现工会组织“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使命担当,以工会干部“实干指数”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真正成为职工可依靠、可信赖的“娘家人”……一段段奋进的历程,凝聚着一滴滴辛勤的汗水,足音铿锵、华章回响。
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脱贫攻坚力量
劳动模范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具有智力密集、人才荟萃、技术技能精湛等优势,而各级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和工人先锋号、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先进集体,更是具有强大的产业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能力。
在河南的脱贫攻坚战场上,越来越多的劳模群体正突显“头雁”效应,已经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成为一面夺目的旗帜。为了将这个群体更好地组织起来,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进脱贫大局,在河南省的脱贫攻坚中最大程度地发挥效应和能量。河南各级工会在认真做好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基础上,部署实施了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深化劳模技能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智力扶贫“六大行动”。
同时实施先进集体扶贫专项行动,动员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立足企事业单位特点开展定点扶贫、项目扶贫、产业帮扶,通过在贫困地区建厂等形式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实施“造血式扶贫”。
在推进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河南省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引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劳模带头人”。全国劳模黄久生、张全收、刘文新等,通过实施就业扶贫、项目扶贫,分别带动上万名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发家致富,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全国劳模、著名小麦专家郭天财等科技人员,经常深入贫困地区的田间地头、群众中间,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通过技术扶贫,帮一大批种粮大户圆了致富梦。
今年9月26日,全国工会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贵阳召开。作为第一家全国省级工会统一组织开展劳模和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单位代表,河南省总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受到全总领导充分肯定,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已有1.2万名各级劳模先进人物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2563家先进单位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志愿服务队包村包户,帮扶困难职工和农村贫困户3万多家,共有近30万名困难职工和贫困群众受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对河南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报道和肯定。而为了鼓励更多的劳模先进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河南省总工会配套建立了激励机制,坚持工作重心、资源配置、组织力量向劳模扶贫工作倾斜,动员各级工会累计投入经费4000多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354个,直接帮助1.05万名困难群众摘掉了贫困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