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讲故事的文案,讲文案的故事
事实证明,无论做什么,前戏都非常重要。写文案,当然也不例外。
写,只是最后一步。
之前的前戏,做足了,之后的文案,才能更顺滑,更流畅,更舒服。
在看过很多文案大神的作业习惯之后,关于文案的前戏,我发现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01收集资料:
资料越全面,文案越简单
林桂枝说:“收集资料是顺利工作的起点,它会让你获得最佳的起跑优势”。
百达翡丽的文案——“你无法真正拥有百达翡丽,你只是为下一代保管”的作者蒂姆·德兰尼,每次写文案的时候,都会把所有拿得到的资料放在一旁,供随时查阅。
你无法真正写出文案,你只是把资料消化后再写出来而已。
无论是产品资料、竞品资料还是用户资料,你掌握的越多,你出错的几率就越小,有时资料找完,文案也写完90%了。还有些时候,一个Big Idea可能就隐藏在某份资料下面,等着你去发现。
正如英国萨奇广告的文案大师西蒙·迪克茨,他曾在1984年为英国保守党撰写竞选广告文案。
为了这篇文案,他花了大把时间搜集对手英国工党的资料,从施政纲领到新闻报道,从田野调查到民意报表,就在这个过程中,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逐渐清晰,最终写出了这则著名的竞选文案。
西蒙·迪克茨提炼了14条工党的执政“条款”,每一条都让多数选民难以接受。文案告诉人们,如果投票给工党,就是在这份协议下签字,且5年内不能后悔。
通过对资料的充分研究和提炼,让复杂的政治变得一目了然,充分放大对手的劣势,让很多态度摇摆的选民明确了选择,最终帮助保守党赢得了大选。
02查找案例:
看看其他作品,然后超过or学习它们
尼尔·法兰奇写文案,会把类似产品的广告全部研究一遍,为的不是找灵感,而是确保自己写的和他们完全不同。
如尼尔所说,如果你把某个类目的所有广告看一遍,会发现它们形成了一种格式。这些格式随着时光流逝固定下来——汽车广告看起来像汽车广告,银行广告看起来像银行广告。所以如果你能做出个看起来像银行广告的汽车广告,你就可以鹤立鸡群了。
而另一位英国文案大师克里斯·奥谢则恰恰相反,他每次写文案,会抱上两本广告奖作品集钻进浴室锁上门,然后边看边写。
之所以要拿作品集,为的是遍读好广告以便让脑子里充满高品质的文字。原理就像你上街打群架,和徐晓东搭档一定比跟马保国搭档赢得概率大。
这边没有不尊重马老师的意思,马老师讲究武德,一般点到为止,容易被偷袭。
无论是为了避开俗套,还是为了寻找感觉,查找案例都是文案写作前必不可少的一步。
曾经有位女同事特别佩服她老板,开会时各种文案金句张口就来,后来才发现,那些都是一些经典案例里头的文案句子。
所以哪有什么才华横溢,只不过是比你多看了两个案例。
03试用&考察:
如果意淫有用,那还要杜蕾斯干嘛?
深圳香蜜湖·熙园的楼书,是被地产文案奉为圭臬的经典之作。作者是有“深圳第一文案”之誉的蒲石,据传在动笔之前,蒲石买了两瓶酒,去了香蜜湖公园。
在公园湖边,一个人,两瓶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喝得酩酊大醉,困了就睡在湖边。第二天回到公司,5379个字的楼书文案一气呵成,没改一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