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5|回复: 0

经典的“春运表情”,记录着你我的奋斗足迹

发表于 2021-2-6 11:58: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他们的影像和故事将特定的历史事件、特殊的时代场景定格下来,同时,将人们内心深处渴求美好、守望相念、进取向前等情感定格下来,打动、感染着无数同龄人以及后来人。在未来的岁月中,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自演绎着不同的奋斗故事,这些故事汇聚到一起,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浩荡向前的洪流。
  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2010年1月30日,一位新华社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拍下一张照片:一位年轻母亲被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腰,左手提着的行李几乎拖地,右臂还揽着一名婴儿,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2021年春运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记者与11年前镜头里的年轻母亲相遇,并在刚建成的新房前为这位名叫巴木玉布木的彝族女士拍下一张笑容灿烂的照片。2月2日,这位彝族女士11年前后的对比照,在网上刷屏。
  当年这张《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不仅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而且,11年来不断被多家媒体和平台引用、转载,成为很多人熟悉的经典“春运表情”。如果说曾经,这张经典照片的价值在于抓拍中的真实感与时代感,那么11年后的今天,照片当事人所经历的变与不变,则成为这则刷屏新闻更加令人动容的力量。
  11年前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在南昌一家烧砖瓦厂搬砖,每月挣五六百块钱,如今在精准脱贫中受益,和丈夫一起在家门口种烟草,家庭年收入达到10万元;11年前照片中的婴孩因医疗条件差最终没能存活,后来生养的3个孩子如今都健康成长,在家门口上学;11年前全家住在漏雨的土坯房,如今获得国家建房补贴后,盖起了钢筋水泥的三室一厅……11年过去,主人公身上不变的是那双明亮的眼睛,是对生活的勇敢执着和对未来的满怀希望。
  不少网友坦言看得热泪盈眶,有网友感慨,“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有网友感叹,“在照片里,我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样子”。
  的确,这位女主人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一个,11年来,其个体生活的镜像,记录着无数普通人一步一个脚印、负重前行的奋斗图景,同时也映照着国家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某种意义上说,她的表情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表情。在这张熟悉的影像背后,还有许许多多的平凡身影,为了让生活更好一点、让现实离梦想更近一些,在各自的轨道上执着、坚毅地前行——他们或是顶着严寒酷暑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的建筑工,或是为多赚些钱直到深夜仍不愿收车的城市“的哥”,或是每天在上班、送娃、考研中争分夺秒的中年白领……
  说实话,照片中女主人公当下的生活仍谈不上令人羡慕,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隔着屏幕感受当地人脱贫的幸福与喜悦。于更多普通人而言,平凡人的平凡故事所传递出的,不仅有拼搏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还有纵有多少坎坷艰辛、千万人同往矣的时代认同感与归属感。
  一张照片、一个影像、一位普通人的故事,有时会成为一个时代的鲜活剪影。不少人或许还记得那个令“希望工程”深入人心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春晚上晒出30年间父女照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大萌子,疫情期间躺在移动病床上与医生共赏夕阳的那位患病老人……不经意间走入公众视野的他们,成为了标签式人物,他们的影像和故事将特定的历史事件、特殊的时代场景定格下来,同时,将人们内心深处渴求美好、守望相念、进取向前等情感定格下来,打动、感染着无数同龄人以及后来人。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11年后的今天,“春运母亲”的故事画上了完美句号。而在未来的岁月中,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自演绎着不同的奋斗故事,这些故事汇聚到一起,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浩荡向前的洪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