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广大打工者涌入珠三角为了温饱而努力奋斗的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打工文学的创作者,去年不幸去世的许立志就是他们中的一位。此外,散文、小说等都出现了一批文学创作的佼佼者。“我们刚刚结束加班,现在我们开始为自己的命运加班”成为对打工文学最好的诠释。尽管他们长期被主流文化所遮蔽,但是他们却用笔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背井离乡打工者奋斗的历程。
“我的作品是对底层生活现状做一次真实的书写”
五一,著有《“候鸟”一样的期待》等散文作品的打工文学作家谭旭日正在准备出版自己的文集《村庄词典》,这本文集记录故乡朴塘村的民俗、节气、婚庆嫁娶等等。
谈起背井离乡到佛山工作,谭旭日说:“2003年6月,我所在的国有厂破产重组,家里顿时失去经济来源,远在广东佛山的亲人劝我到佛山务工。”来佛山之后,在写作的道路上他沉寂了五年,直到2007年偶遇佛山《陶城报》副社长、诗人杨汐,杨汐知道他也喜欢写作,鼓励他给报纸投文学作品,“我现在也在《陶城报》上有自己的专栏,叫‘佛山故事’”。谭旭日只有在周五、周六晚上抽空写作。
对故乡的回忆与现实工作的记录,是打工文学创作的主旋律,在谭旭日的笔下,有月光下的朴塘村,借助他出生地的乡村往事,反映了湘南农村的民俗、精神面貌和人情世故。后来,谭旭日进入陶瓷企业:“作为一个底层写作者,我的文字全部与这个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作品是对底层生活现状做一次真实的书写。”
谈到这十几年来自己从一位南下工作者成长为一位文学创作者,谭旭日说:“感谢生活,使我学会默默承受一切苦难。感谢寂寞,让我还有坚守写作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