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回复: 0

【人来人往】让劳动教育融入家风传承

发表于 2021-2-9 13:34: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在旧社会,民间有一些绝活“传男不传女”,这里面不仅有家传绝技外流的担心,还带有对女性的歧视。现在,虽然“传男不传女”的说法已经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认为女性不适合干这个、不适合干那个的论调仍然没有绝迹。其中,“技术活儿”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不适合女性干的活儿之一。
  王中美和同事们的故事,是对这种论调的有力回击。作为我国桥梁战线第一支“女子电焊突击队”,王中美和同事们在国内外许多重大工程的大桥建设工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焊接作品。作为突击队的领头羊,王中美不仅被誉为“免检王”,还收获了很多荣誉。
  审视王中美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她从一名“门外汉”,一步步成长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代表,“家学”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中美的父亲王全亮是九江长江大桥建设的第一代电焊工。小时候,父亲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在王中美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成为焊工的种子。在职业成长过程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父亲语重心长的鼓励,让她克服困难,完成蜕变。可以说,没有父亲的榜样和教育,就不会有今天的王中美。
  王中美令人敬佩,她的父亲更能给人启迪。作为一名桥梁建设焊工,王全亮常年工作在工地上,风吹日晒雨淋,工作条件艰苦不说,还照顾不到家里。焊接工作,对体力、技术及心理承受力都有很高要求。对于这些,王全亮比谁都清楚,但是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女儿继承自己的职业他不仅没有反对,还在她遇到困难时候,现身说法进行鼓励,将自己的绝活倾囊相授。
  正是这种劳动光荣的家风传承,让王中美在焊工这个男性占多数的岗位上,取得了非凡成绩,再一次证明了正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身作则,让正确的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教育,融入家风传承,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对孩子成长、家庭建设、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