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每年为社会输送100万名一线产业技术工人,面对时代重任,理应勇挑重担,也必将大有作为。
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国工匠
一直以来,杭州技师学院始终高度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将其视作提升学校建设内涵、提高学校治理能力、打造学校育人品牌的重要举措:
一是以党建为舵,统领育人方向。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各党支部战斗堡垒功能,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引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持续推进党建工作。
二是以师资为基,托起学院发展。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教师学习培训平台,着力打造强大的德育教师和思政教导员队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技能传授和品德树立相融合。
三是以教改为势,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深入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将职业素养作为学习目标融入课堂,充分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四是以学生为核心,构建“四全”德育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以学生为核心的全员、全纳、全方位、全过程“四全”德育工作体系,将德育工作贯穿学生衣食住行学全领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技全发展。
育训结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大国工匠
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背景下,振兴实体经济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一方面,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发展壮大。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这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作者所在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对接产业,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充分研判国家及当地产业整体发展趋势,研究当前产业岗位关键技术革新和需求变化,提前规划学校新增专业建设,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科学拓展专业新方向,确保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与行业发展同步。
二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赋能人才培养。充分激活和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吸引企业以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学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与教材、共同培养骨干教师、共同建设实训中心、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
三是以赛促训,培育最高水平的技能冠军。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备赛参赛,全面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通过逐级选拔,培育代表该职业领域最高技术技能水平的大赛冠军,诠释年青一代的工匠精神。
四是发挥特长,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发挥学校专业师资、设施设备等优势,面向广大劳动者开展多工种、多层级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积极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为本校学生和社会企业职工提供技能等级认定服务,畅通技能人才向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晋升发展通道。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作为技工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符合产业需求、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国工匠,激励更多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作者系杭州技师学院院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