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形势:技能人才需求火热,工资待遇水平有所提升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是产业工人的重要主体,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会热捧的“香饽饽”。
2020年12月30日,广东省人社厅举行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广东获奖选手与优秀企业就业对接会。17家企业与29名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广东参赛获奖选手当场签订了就业意向协议。签约企业将根据选手获奖专业及特长,提供施展和发挥其专长的优质就业岗位,并作为重点对象培养,落实好各方面劳动保护和薪酬待遇,为选手成才创造优良环境。
2020年11月16日,第五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在昆山市闭幕。闭幕式上,用人单位与5位获奖选手签订了用人协议。来自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的陈鑫宇获得学生组钳工项目二等奖,当天就与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
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需求。当前,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但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这个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通过各种举措,加大人才供给。
为了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全面改善技术工人待遇水平是一项重要激励措施。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技术工人工资待遇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水平增长较快。
“在机器人系统集成、电子技术方面,技能人才较为稀缺,技工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后每月工资可达6500元以上。”三向智能公司经理程训华表示,随着社会转型加快,高精尖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从业者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020年12月,上海市发布企业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数据显示,2019年,技能人才平均工资为12.79万元,上海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50万元,技能人才的平均工资高于全市平均工资1.29万元。其中,电燃气水生产供应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技能人才工资较高。
问题:工资待遇水平整体不高,中低收入群体占比大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是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先后出台相关文件,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
“十三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国家已表彰9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近900名全国技术能手,选拔1500余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的平均工资不断上涨,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但同时也要看到,无论是物质待遇,还是荣誉激励,除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其他一些地方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水平整体还不高,中低收入群体仍占比较大,还有提升改进的空间。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工人的工资较低,不够吸引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十院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班长姜涛表示,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要承受购车、购房等压力,工资收入不高就降低了吸引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平均薪酬数据,2019年技术工人平均工资为59586元,低于全部就业人员均值(75229元),仅相当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38%,相当于专业技术人员的56.0%。
安徽省阜阳技师学院副院长陈伟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技工院校招生情况稳中向好,但转变社会观念仍是个大问题。“只有提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水平,改变技术工人社会地位偏低的现状,技工教育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陈伟说。
“当前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政策有很多,但普惠性的政策还不够。”姜涛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所有技术工人都享受到物质待遇提升、社会地位提升,工厂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吸引更多社会的目光。”
对策:完善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到,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人社部近期传出消息,“十四五”时期将推动提高技能人才待遇,促进2亿名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源支撑。”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表示,在新技术革命驱动下,新业态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要不断推动职业院校扩招,加大技能人才供给,使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在让这部分群体多劳多得的同时,还要鼓励技高者多得,推动优秀蓝领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杨志明说。
“各地应出台激励技能人才成长和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的意见和办法。”全国技术能手、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轮轴车间维修钳工王家福表示,应从顶层设计考虑,鼓励青年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高级技师杨杰表示,目前企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影响了产品质量乃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折射出促进技能人才发展的一系列好政策需要持续加大落实力度,释放政策效应。杨杰建议,应通过大数据比对,建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等高技能人才收入在企业所处状态的清单,动态观测政策落实效果,让技术工人的待遇不断提升。
在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历史跨越中,通过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培育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之举。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技能人才的风尚,促进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才能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