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20|回复: 0

老地名重返公交站牌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

发表于 2021-2-9 17:29: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铁辘轳把”“东四块玉”等北京老地名正逐步重返公交站牌。2月6日开始,北京启动公交站名规范工作。此次站名规范调整涉及站位1683处,站名843个,自2月6日首车起实施。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客运管理部经理刘默楠介绍,本次调整大多覆盖在东城、西城核心区。(2月7日 《北京青年报》)

一个老地名的产生和形成有着特殊之义,在作为一地标签的同时,也成了历史、风土和文化的积累与标注,具有“顾名思义”的传承功能,在口口相传中去回味过去,直面现在和面对未来。有些城市名字,延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业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标注,用一个新的名字去替代,则会让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断层的风险。

以“铁辘轳把”为例,这个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名称有浓厚的北京特色,名称的来源也有因因相袭的渊源。据史料记载,“铁辘轳把”在清《京师坊巷志稿》中记为铁轱辘耙,因此处有制铁轱辘和钉耙打铁作坊而得名,1933年《北平地名典》改称铁辘轳把。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一接触到这个新奇的名字,就不免会“追踪索源”去考究一番,老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细节也就会浮现于眼、留存于心。

一个地方的特色与差异,更多靠细节去呈现,包括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地名。时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取名上也有“千城同貌”的趋同性,城市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最大的魅力。现在,老地名陆续重返公交站,这种回归有利于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延续,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更具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