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工作已于11月26日18时结束,最终报名人数达到1415138人,最热的职位创下了4961∶1的纪录。今年的“国考”再次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
这样的场面并不出人意料。就业艰难,想找一份含金量超过公务员的,几乎没有。所以公务员考试取代高考的“国考”地位,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公务员地位的稳固,福利的优越,又反衬了其他职业的萧条,人才流动的洼地效应也就此形成。所以有人早就说过,中国第一流的人才都进政府或者与政府密切相关的行业,二三流人才才会充实到其他的行业。
这样的认识固然有些偏颇,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人们津津乐道的“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对于我们而言,基本上只是一些政治领袖在国际上行走,几乎找不出类似于日本的福山、松下幸之助,美国的洛克菲勒、比尔·盖茨、巴菲特、布坎南等享誉世界的伟大的商业领袖和思想领袖。很显然,一个民族要真正地崛起,光靠优秀的政治家是不够的。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千军万马争抢着通过公务员这根独木桥,显然是相当不正常的。
当然,弄通这个道理不难,问题是现实条件下如何化解对于公务员岗位的过度争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更好的办法是降低公务员职业的含金量,使之回归到正常的状态。公务员职业的含金量主要表现为稳定、福利优越,还有一点其实是很多人都看重的,就是在官本位条件下公职人员身份所附带的一些灰色效益。从稳定公务员队伍,有利于社会治理的角度,有些待遇是应该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些方面恰恰是长期以来一些弊端的体现,如有进无出、人浮于事、官僚气十足、特权意识及行为,包括腐败严重等情况,几乎是目前公务员队伍的通病。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产生极坏的示范效应,并毒化社会。
更有一些地方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采取多种方式令公职部门吸纳大量的毕业生,用心无疑是好的,但是很明显,历次机构精简、人员精简的努力成果也随之化为乌有,大量的人员供养费用对于有限的财政也是不小的压力,而这个压力也必然要以各种税费方式转移到企业和普通民众的身上。这对于本来日子就不好过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甚至影响未来的发展。
所以,整个公务员队伍必须依旧保持精简的态势,同时强化管理,将之回复到普通的职业地位,与此相对应,我们再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其他职业的地位,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缓解公职部门的压力。另外,还要改善社会环境,放松不合理的管制,扶植和开发新的就业机会,最有希望的方法就是扶植私营部门,虽然目前的私营部门相对于其他经济力量依然比较单薄,但是发展很快,尽管它只提供了当前国内五分之一的就业机会,但一旦发展起来,却是未来就业的主要吸纳力量。(柳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