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1|回复: 0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展正式对外开放

发表于 2021-2-10 11:21: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展正式对外开放。 王晓霞 摄
  中新网福州2月8日电 (章盈旖)实物、模型、沙盘……8日,全国首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福州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展正式对外开放。

  “由于疫情和升级改造,船博馆已经闭馆一年,今天起将以崭新面貌对外开放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负责人王芳告诉记者,此前,船博馆内存在设施老化、展陈内容需要更新等问题。去年9月,博物馆启动全面升级改造。

  据介绍,船博馆展厅面积约2600平方米,共有5层,展览分为“船政成功”“育才强邦”“制器救国”“向海图强”等4个主要部分。“升级版”的展览在展陈内容、形式设计、空间结构等多方面有了极大提升,不仅充分运用了图片、实物、模型等手段,还加入了视频、沙盘等展示方式,生动讲述船政故事。此外,船博馆还对参观动线进行优化,提升到馆访客的参观体验。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展正式对外开放。 王晓霞 摄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展正式对外开放。 王晓霞 摄
  此次升级改造进一步充实调整了馆内文物。8日上午,在船博馆一楼展厅,国家一级文物老插床在此首次亮相。据悉,船政创建时,为学习欧洲的舰船工业科技,曾通过洋员监督日意格、德克碑在欧洲雇佣技术人员、选购机器设备。这台1867年法国生产的插床是第一批运到船政的进口生产设备,学名叫“直刨床”,可用于切削金属件、加工铁板钢铆钉孔等。它是国内现存较早的机床之一,也是船政创建史的见证者。

  这台插床经历了中法马江海战和民国动乱,抗日战争时期被转移到南平峡阳,抗战胜利后运回马尾造船厂,后来又被转移至三明机床厂。2019年,插床被征集回马尾,入藏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除老插床之外,还新增了萨公仁寿堂石碑、闽籍海军将领黄鸣球的舰上办公桌、清末由“来远”舰舵柄改造的墨盒等数十件珍贵文物和大量历史照片。

  记者看到,“新版”博物馆内,二层展出沈葆桢奏请清廷创办船政的第一份奏折复制件,开启船政历史的篇章;三层增加了艺圃即职业教育的部分,结合毕业证书、奖状等实物展示,展现了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的概况和历史细节;四层着重体现船政工业制造,展现了船政制造的具有代表性的舰船,比如第一艘国产千吨级军舰——万年清,第一艘国产速造舰——福星号等,与此同时还丰富了船政飞机制造的历史脉络;五层则丰富了近代海军的内容,特别是抗战时期,中国海军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在展馆五层的尾厅还设置了一个沉浸式放映厅,在这里游客们可以通过船政影片的观看,对整个展馆的脉络加深印象。

  据介绍,船博馆将于2月11日(除夕)闭馆,2月12日至17日(正月初一至初六)正常开馆,开放时间为9时至17时。(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