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玉明
“马学卫。”
“到。”
“路翔鹏。”
“在,班头。”
……
11月29日一上班,谢恩强又开始电话点名了。在点名的同时他也把下班后继续学习“十二五”规划的学习计划通知了大家。
当了20多年班长的谢恩强,是个名副其实的“老班头”。 参加工作30年来,他的名字总是和荣誉、先进等让人艳羡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这不,他所在的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合成氨车间化工三班日前又获得了公司“五型模范班组”称号。
“老班头”严格的班组管理在工厂是出了名的。他所在的班组有30多名员工,分布在合成氨车间各个岗位。为了掌握他们的上岗情况,“老班头”每隔2个小时电话点名一次。点名不在场的,就广播喊,不回话者且没有正当理由的,就视为脱岗违纪,坚决处罚。他每班检查两次员工巡检和设备维护情况,提醒督促员工遵章守纪搞好文明生产。同时他在班中设了值勤人员,每班次两人,进行工序查岗。值勤人员每日轮换,班中有违纪现象处罚与值勤人员挂钩,这样就达到全员管理、互相监督和制约。
开始大家不理解,甚至有些反感。“这是干嘛呀,连个自由都没有!”可时间一长,成了习惯,到时间不点自己的名,反而觉得不自在。
一次,因班车晚点,一个员工没有预检,谢恩强扣了他20元钱。这名员工觉得很委屈,找“老班头”说理。谢恩强耐心地对他说,“班车晚点是客观事实,但没有想办法进行补救,就是主观上没有努力。如果每个人都因班车晚点不预检,正常的工作还能进行吗?”
岗位每次交接班的时候,除了要检查上一个班的工作情况,还要检查卫生。一次,一个员工没有检查卫生就接了班。“老班头”查岗查到这个岗位,发现有些地方卫生不合格。他什么也没说,拿起工具清扫起来。那个员工对“老班头”说,这是上个班没打扫干净。谢恩强说,“交班前,是上个班的责任;交了班,那就是你的责任。”这事对这名员工触动很大。从此以后天天接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在技术学习上“老班头”不仅自己带头学,还结合实际操作给员工压担子,每天考核6名员工现场实际操作,还时不长的就搞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对学习“打怵”的员工他就单兵训练,并结合生产事故讲清道理。他说出事故原因很多,但技术水平不高是重要因素。出事故了,企业受损,亲人痛苦,这场面咱们都见过,难道还激发不了咱学技术的劲头吗?由于他对每个人的学习脉把的稳,理讲的清,考核到位,班组内学习风气浓厚,合格率100%,优秀率90%。
在“老班头”的严格管理下,每个人对待工作标准都提高了。他们先后化解了汽化炉跳车、DCS死机、氧泵跳车等生产危机,受到了工厂表彰和嘉奖。大伙都心服口服地说,如果没有“老班头”的严格管理,哪能有这些成绩啊!
谢恩强深谙“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道理,对班组成员们的生活也关爱有加。野外漂流,歌舞晚会,“老班头”想尽一切办法把大家聚在一起,加深感情。那天晚上,在大家的提议下,“老班头”组织班里所有员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组联谊会。他们围绕着“保生产、促和谐”主题,或即兴演讲直抒胸意,或载歌载舞表达心声。联谊会上,大家的心扉打开了。有隔阂的员工尽弃前嫌,没有了距离,大家成了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
这次联谊会后,不论班里谁家中有事,不用组织,全班的人都一起想办法帮着解决。那份暖暖的亲情就不用说了。
这天,大家围在一起看“五型模范班组”的奖牌,一个个喜在脸上,乐在心里。这时,“老班头”谢恩强又发话了:“‘十二五’就要开局了,盘点盘点咱班组的工作,既有差距不足,又有经验教训,咱们还得再加把劲儿。我是这么想的,在‘十二五’期间,咱班组要远学抚顺石化的‘王海班’,近学咱厂的‘丛强班’,使班组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待会学习讨论‘十二五’规划时咱们大家伙再唠扯唠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