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able=757px][tr][td]
以“学员为中心”进行学习项目设计一直是培训界的共识,但如何真正地运用好体验式技术,设计既丰富有趣又行之有效的培训项目,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何构建体验式学习
什么是体验式学习?
做一个20分钟的小游戏,再探讨活动启发与学习点,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让团队花半天时间通过不同关卡及线索的指引完成某个任务,也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无论时间长短或任务内容是什么,只要是用活动(Activity-) 或游戏(Game-)来进行的学习活动,坊间都统称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的首要要素是吸引学员参与。在移动互联时代,学员对信息与知识的吸收模式大大改变,能专注于听课的时间愈来越短,唯有先引发学员的投入度(Engagement),学习才有机会发生。
此外,很多时候学员需要的不一定是技能,事实上他们很可能都已接受过相关培训,问题却在于没有落地。在工作中,学员短时间内看不出他的行为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不会有行动,而体验式学习就是要让学员看到结果。
当他看到两小时前他在活动中的行为,在两小时后活动结束时产生了什么后果,他才了解“知道”和”做到”是有差距的。这样的观察才会促使他回到工作时愿意调整心态,去面对、解决问题,才能达成体验式培训让学员自觉且承诺改变的目的。
什么是干货?
从事培训师这么多年,常听到HR或培训规划人员强调课程要有“干货”,当问及什么是干货时,答案常常是“实用的技能、接地气的案例、不要空谈理论、提供有效的做法”等,其实这些答案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培训需求:要能解决问题。

培训规划人员或培训师对体验式学习了解得不够精确与完整,才会有这种学习方式“不够深入且干货太少”的误解。举例来说,游戏时间过短、讨论时间更短,这样虽然形式丰富,但可能深度不够;另外,有些培训师课前未与培训规划人员及学员进行访谈就直接上课,导致学习启发要点未能客制化,且举不出接地气的案例。
为了达成“有干货”的目标,所有培训规划人员在选择使用体验式学习的解决方案之前,都要深入了解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及要达成的培训目标。
愈能具体且详细地描述,就愈能协助培训师将之融入探索的主题中。培训师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主办单位所面临的难题,提出专业的体验式学习解决方案。培训规划人员需考虑其设计结构与学习要点是否有深度与针对性,并是否在市场中经过时间与客户的验证,如此才能真正帮企业找到合适的体验式学习方案。
其次,活动形式丰富有趣,能够引爆学员投入,活动背后的设计则是高度模拟企业运作情境,而这一切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承载。
活动结束后,安排更长的时间讨论活动的启发点,与工作实际状况连结,并且能深度客制化地将客户需求置入讨论的主题中,让学员感觉到有针对性且接地气,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客户想解决的实际问题。
[/td][/tr][/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