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子鼠衔尾悄遁去,丑牛奋蹄踏歌来。进入牛年,不妨弘扬一下“牛”精神。
弘扬牛的精神,就是要吃苦耐劳。牛是勤劳的象征,勤劳踏实肯干的人,常被誉为“老黄牛”。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内在因素。国家富强,要靠全体人民勠力同心,努力奋斗;民族复兴,要靠埋头实干,艰苦奋斗;生活幸福,要靠勤劳智慧,踏实奋斗。
弘扬牛的精神,就是要甘于奉献。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有一篇《牛赋》,备述牛的功劳,说它头顶烈日,“日耕百亩”,使田畴垄沟又长又直,让农人遍种禾黍;它自耕自拉,负重驾车;把生产的一车车粮食送往官仓,自己却吃草度日;它使穷者变富,饥者得饱,而自己却不要半点酬劳;它死后,皮角被人用掉,全身骨肉都奉献于民……实可谓“利满天下”。“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无疑是对它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无论身处何种工作岗位,都需要发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这种奉献精神,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
弘扬牛的精神,就是要英勇无畏。牛的形象,四肢强健,浑身有力,蓄势待发,霸气凛然,仿佛在随时准备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现实中的牛,不仅是耕田拉车的“力神”,还是克敌制胜的“战神”。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就曾摆下“火牛阵”,用一千多头牛大败燕军。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大力提倡牛的精神,睁大眼睛看世界,勇敢面对严寒酷暑,用有力的身躯和坚韧的角骨,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弘扬牛的精神,就是要奋斗不息。初生牛犊不怕虎。牛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
郭沫若先生称颂牛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称赞牛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坚毅、雄浑、无私、悠闲、和蔼,任是怎样的辛劳,都能够忍耐……中国人,不仅有这股子倔强的“牛脾气”,而且无比地“牛气”。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的坎要过,还需要发挥老牛精神,“不待扬鞭自奋蹄”! (刘明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