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6|回复: 1

感动!一所夜校30年,乡村普法三代人

发表于 2021-2-12 21:20: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家里开起普法阅览室,为村民开办普法夜校,自掏腰包奖励优秀学员……上世纪80年代,离休回乡的李瑞老人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丰州镇窦冯马村进行普法工作,法治氛围开始在全村蔓延,“李瑞普法”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


李瑞老人

  李瑞去世后,几个儿子秉承老人遗愿,继续开办普法夜校,课堂从家里发展到学校,学员从本村扩展到周边村落,开课频次逐渐增多,兄弟几人一边上普法课,一边调解纠纷,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时至今日,耳濡目染祖辈、父辈普法历程的李家第三代人,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接过家族“普法衣钵”,开办法治课堂的同时,创新普法形式,变普法夜校为网上普法。在三代人30多年的接力下,“李瑞普法”品牌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家30多年走出两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13名本科生,有18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得益于我们良好的家风,得益于我父亲办夜校普法、教乡亲们学法守法过好日子,留给我们的深刻影响。”李瑞老人的长子李林章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家里开办普法夜校

  一名村民跑到邻县偷了一头耕牛,当晚就宰杀卖完躲了出去。被盗者多次来到偷牛者住的村里,找村干部讨说法。最后,村干部让偷牛者拿出600元钱作为赔偿,事情得以私了。

  1983年离休回乡后不久,李瑞听村民说起这件事情,触动很大。他认为,村民不守法,村干部也不懂法,这件事的处理还在沿用传统习俗,看起来是保护了村民,但长此以往,坏人坏事得不到惩处,甚至还得到保护支持,村里的风气一定会变坏。

  李瑞生于1921年,是一名老党员,上世纪40年代参加工作,早年在平乡县三合镇后四街担任小学校长,后在县教育部门工作,离休后回到老家窦冯马村。回乡后他走访发现,类似上述不依法处理的事情在村里还有很多。

  村民不知法不守法,以后哪有好日子?李瑞坐不住了,他决心给村里人普法。老人先自费在家里办起普法阅览室,订阅报纸、刊物等,发给村民、企业去学习。看到大家越来越迫切的学法需求,1986年4月,经与大家商量,李瑞决定利用晚上时间,在自家为村民开办一所普法夜校。

  李林章回忆,父亲之前从未专门学过法律,为了讲好普法课,他先自学法律,普法夜校开办后,他边学边讲。“我父亲当时已经60多岁了,硬是以蚂蚁啃骨头的毅力,学完了河北省法律自修函授的全部教程。”李林章告诉记者,李瑞讲课时尽量把法律名词术语口语化,让乡亲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李瑞老人普法用过的书籍

  普法夜校开办后,来听课的村民越来越多。李瑞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几个儿子拽来一起上阵:大儿子李林章是平乡县法院法官,法律知识懂得多、课讲得好,李瑞让他在夜校当兼职教师;三儿子李林辉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群众威信高,就让他跑前跑后组织;小儿子李林谦也没闲着,打扫卫生为学员搞好服务工作。

  普法夜校的第一期学员从1986年4月学到1987年底,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学习了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知识。学习结束后,李瑞组织了学法考试,大部分村民都得60分以上。李瑞还从家中拿钱为22名90分以上的学员发了奖。此后,奖励学习好的学员,成为普法夜校的一项制度延续下来。

  普法夜校的诞生,为窦冯马村带来了浓厚的法治气氛,村民们都以懂法律知识为荣。与此同时,全村组织起58个普法小组,人人学法用法,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全村88个企业摊点,个个守法经营。

  上世纪80年代,平乡县出现组装倒卖假冒自行车之风,假冒自行车泛滥以致“端了县委的班子,踢了市场的摊子”。然而,作为平乡自行车产业核心区域的窦冯马村,却没有一人搞冒牌,成为打击假冒“台风”中心的一方“净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2 21:21:48 | 查看全部
赞,感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