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网
    他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帮助无数患者重见光明。如今,年近期颐的他身体硬朗,虽然只有右耳能听到声音,但是只要有人提出问题,他都认真倾听。如果有人问他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99岁的张效房毫不犹豫地答:工作。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办公室里,张效房向记者讲述自己的从医经历(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年近期颐,依然坚守岗位
早上9点,当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18层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时,张效房教授已经坐在古朴的书桌前改稿子了。并不宽敞的书桌上除了国内外各类眼科专业期刊和一些外文工具书之外,只有一盏台灯和几支不同颜色的笔。张效房教授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老人头天改稿子改到了凌晨5点07分。
近几个月,张老专心编写《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他说:“我现在每天没有2点前睡觉的。有人说,你这样不行啊,你睡觉少等于慢性自杀啊,你最少少活两年啊。我说我少活多少年都没关系,我已经活了99年了,还在乎这两年吗?只要把这本书编起来,交出一个合格的稿子,我少活多少年都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