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回复: 0

抓培训重维权强服务为职工稳岗就业“保驾护航”

发表于 2021-2-14 09:35: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以来,淮安市总工会与人社部门联动,坚持系统思维,注重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始终把抓好职工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就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确保夺取“双胜利”和广大职工稳岗就业“保驾护航”。

一是多措并举抓培训。疫情期间,全市各级工会联手人社部门依托各级网上课堂,大力开展线上无接触培训,帮助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群体提升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淮安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淮安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明确线上培训补贴到人,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发放生活费补贴。组织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支持受疫情影响困难企业、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以及新业态等企业开展线上岗前和技能提升培训,全市参与企业职工人数达12046人。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达到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水平的,分别给予每人每年4000元、6000元、8000元补贴。

二是履行职责重维权。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以“同舟共济抗疫情,齐心协力促发展”为主题的“共同约定行动”,引导企业通过简化民主程序与职工协商,采取灵活用工、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等方式,保障职工基本权益,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全市共签订共同约定书464份,共覆盖职工近11万人。充分发挥互联网+调解平台“不见面”优势,积极倡导案前调解,将调解贯穿于案件处理全过程,引导劳资双方借助电话、短信、微信等网络载体协商沟通,推动劳资双方从争执走向和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截至5月底,全市仲裁机构网上调解案件数占立案案件数的52%,调解成功率达65%以上。畅通电话、联动平台、根治欠薪二维码等“云维权”渠道,积极开展监察执法“护民薪”行动,切实贯彻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实名制、专用账户、总承包代发等各项制度落实落地。今年来,通过各类执法检查共督促补签劳动合同241份,追发工资待遇3650.99万元,追缴社会保险66.15万元;

三是精准施策强服务。针对返乡农民工群体,以《致全市外出务工乡亲们的一封信》的方式积极宣传淮安就业政策,引导留淮就业创业。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电话问询等“点对点”方式,对愿意留乡就业人员进行精准摸排,“点对点”发送信息70余万条宣传补贴政策、企业岗位等,全市累计吸纳外出务工人员留乡就业1.28万人。针对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收集岗位信息、开展职业推荐、必要资金扶持、强化跟踪服务,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稳定性。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通过开发基层协理员、保洁、保绿等城乡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难以实现市场就业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今年以来,累计帮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459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