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2|回复: 0

百多年前镜头下的中国宝塔

发表于 2021-2-14 17:18: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宝塔(上下)》 (德)恩斯特·伯施曼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1年2月出版

恩斯特·伯施曼

中国塔建筑,欧洲人习惯称之为宝塔。

中国宝塔分布之广,数量庞大。若要建成一个系统的序列,前提条件就是厘清宝塔之间,以及不同宝塔类型之间的关系,描绘出一幅巨大且完整的图景。《中国宝塔Ⅱ》的最后章节中,试图在个别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绘制出中国宝塔建筑史的鸟瞰图。重要的中国宝塔,书中收罗进来的肯定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另外一些,迄今尚不为我们所了解,或者只是略微提到罢了。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网罗整个国家不同地域、具有典型意义的宝塔,这样才能给出最有力的解释。本书关于石塔的讨论中,也涉及该塔许多重要的细部。只有对其他大量宝塔进行类似的全面细致研究,洞悉各个方面,将来才能够全面评价宝塔建筑的成就,才能理所当然地把它们归入中国文化的大历史中。

当前研究所用的方法,及后面学科讨论的方法,完完全全立足于欧洲的学术传统。尽管在将来,中国学者会担负起责任,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发挥主导作用。他们的研究能够依据最为详尽精确的本土知识、实物以及历史文献,也会采用新的方法,把中国和欧洲学者的研究进行整合。1911年清朝政府倒台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进步。青春中国所拥有的活力和自我意识给精神文化领域带来了学术研究和语言自身构词的明确变化。这将在中国学者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得到最好的说明。在建筑研究领域,特别是古建遗迹考察和重要的古建文献整理研究中已涌现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西方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学术大发展的时代指日可待,中国人必将引领中国研究。(本文为《中国宝塔(上下)》前言,有删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