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班组的大规划
作者:赵旭东
“这个废旧螺丝刀在前4分之处做一个钩,焊上把手,手在机油滤清器的外面,就能将直径25厘米,高35厘米,全部浸在机油中的滤芯取出,干起活儿来既干净、快捷又顺手.”
“我的柴油机缸盖密封采用的是密封胶、石棉垫双层密封方法,彻底解决了因柴油机温度变化使像胶垫老化,造成漏油的问题。”
12月1日,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机务车间机车修理班热闹非凡,班组员工纷纷拿出自己的小发明,集体“亮宝”。
“这是我们班组规划的一个内容。”班长遇胜伟高兴的向笔直介绍。原来,自“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后,修理班员工在班长遇的带领下,开始琢磨如何结合自身岗位工作进行技术创新和对设备进行改造,让班组规划向“十二五”看齐。
前不久,在一次拆卸内燃机车柴油机地角螺丝时,遇胜伟发现,由于地角螺丝“个头”大,周围配件较多,而内燃机车机械间又比较狭小,拆卸时,只能由一个人采用半蹲的姿势,使用大号扳手进行操作,拆卸安装耗时耗力。有时为了能用上力,就用脚蹬扳手,如果蹬偏了还易伤到脚。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班长遇胜伟动员大家集思广益,经仔细研究和实际测量作业的空间距离后,设计出了一件工具,他们将2个开口46的大号扳手从手柄处一分为二,变为4个半截扳手,再分别将2个开口相同的半截扳手叠加焊到一起增加强度,最后将一段长55厘米,直径为5厘米的废旧铁管焊接到扳手的半截手柄上,成了加力的长柄扳手。有了这个工具,使原先需要1小时完成的拆卸地角螺丝的工作,变为现在的10分钟,而且保证了检修质量和人身安全,还受到了嘉奖。
尝到甜头后,修理班的员工更想通过创新展现自身价值,随即有了自己的规划:着力培养班组的创新能力,将生产现场作为组员们开展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注重鼓励和启发班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定期请工艺、设备管理人员到生产现场讲课,细化《班组创新管理方法》,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创新成果的相互交流、探讨等。
遇胜伟说,“班组的小改小革,体现的是员工立足岗位求新思变的创新精神,作为一线班组,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十二五’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