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0|回复: 0

“低碳城市”不能沦为“高调口号”

发表于 2010-12-2 07:51: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过去一年里,“低碳城市”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得快。据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座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我国并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从对“低碳”闻所未闻到一知半解,从畏首畏尾到哄然而上,这个过程也就短短一年时间。貌似一夜过后,我们的城市全都迎来了“低碳”的早晨。

  无利不起早。如同赶集一样,这么多地方火急火燎、异口同声地亮出“低碳城市”招牌,显然并不是空洞的诗兴大发,迫切兜售概念的背后,更像是应时应景、踩在拍子上的一场政绩造势。与几年前近200座城市打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旗号一样,眼下百城争贴“低碳牌”,说得不客气一点,基本就是又一场低水平集体“起哄”。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时势所迫。政策导向之下,态度都不会成为问题,提出打造“低碳城市”无可厚非,起码体现了合乎大局的价值取向。但是,口号喊不喊,其实从来就没人看重,关键在于有板有眼、合乎章法的具体行动。现实之中,一些基层政府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干了可以不说,怕就怕说了却不干。“低碳”含义深刻,包容甚广,什么样的城市才算“低碳城市”,目前还没有标准。打造一座“低碳城市”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但肯定要比“唾手可得”漫长,万万不可“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只要方向正确,围绕“调结构、促升级”,低调苦干,做些高质量的基础工作,才是利民利城、利区域利全局的长久之计。(王景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