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打工人陈润生来自三台县建平镇的一个小村庄,20岁时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只身前往广东务工,28岁时返乡继续务工,如今过去了15年仍是打工人的他,却被国务院肯定,获得2020年度“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三台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0万余人,何以陈润生1人获得如此殊荣?这还要从一只口罩的生产讲起。
2020年初,疫情来势汹汹,全国口罩需求告急。
青东坝工业园区四川谛维铱电子有限公司内,刚刚复工的陈润生接到了公司的紧急任务——开设防护口罩生产线,品质部必须在一周之内拿出达到国家生产标准的防护口罩生产质量指标。
陈润生是公司品质部经理,这个任务自然落在了他头上。他没有要求宽限时间,也没有怨言,顶着压力接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当时口罩紧缺,已经到了一“罩”难求的程度。“当时口罩很难买,很多人不得不高价从国外购买口罩,我就觉得一定要早点把口罩生产出来,满足大家的防护需求。”
陈润生所在的公司在2014年由生产电子配件转型为生产食品包装袋,更是与口罩生产有着技术、设备上的差异,但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动承担防护口罩的生产任务,这对陈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份责任。他说:“公司信任我,我肯定是要努力的完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接下来的一周,陈润生每天工作超10个小时,晚上回家后又集中精力去学习防护口罩质量标准的相关知识。“努力干,工作时间长点,把数据做的更准确一点。”
到了任务下达的第四天,公司购进的口罩生产设备陆续进厂调试,但陈润生的生产设计标准还没有完成。“有那么几天,晚上不哪门睡得着,都在想这个事情。数据上没有实物可以去检测去核实,我只有慢慢摸索,到网上去搜索相关的品质规范。”
到了第7天,陈润生将口罩生产标准制定了出来,还没来得及休息片刻,陈润生就照着指标进行了试生产。结果试生产出来的口罩样品送去第三方检测时,竟然与国家要求的标准几乎零误差,并且口罩挂耳拉力的标准比国家要求的不小于10N,达到了不小于20N。
有了标准的指引,公司的口罩生产线开始正式生产,而陈润生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除了吃饭和休息时间,几乎都在生产现场,确保口罩的生产质量。每一批次,他都要认真检测。然而,经他检测的第一批口罩,70%以上有残缺。
他深知这些残次口罩绝不能流出公司,只能报废。“这些是给防护人员准备的,我们就是他们的防护线,我们要坚持底线,不要为了利益把底线都丢了。”
看着报废的口罩,陈润生心疼不已,公司蒙受着经济损失,群众亟待需求防护口罩。一向稳重的陈润生急了,他翻看着报废口罩,寻找着错误,发现大多残次口罩的挂耳线不牢靠,有的轻轻一扯就断。
他开始盯着口罩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我们除了要求生产正常,我们做质量的必须把好质量关,坚决不会让有缺陷的口罩流向人民。”
最终,陈润生找到了问题所在。因生产线紧急建成,许多工人不熟悉生产设备,在口罩挂耳连接处使用激光点压时不够精准。就是这一环节,出现了疏忽。问题找到后,生产线马上做了整改,最终生产出来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基本合格达标,报废率小于10%。
直到2020年6月底,公司一共生产了一次性防护口罩3000万余只,是绵阳市内生产口罩最多的一家公司,不仅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防疫需求,还出口国外。这期间,陈润生连续一个月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在口罩生产稳定后才休息。
不仅如此,陈润生还曾多次为公司挽回损失。2015年7月公司所生产的月饼包装膜出现了“异味”质量投诉,如果公司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面临巨额赔偿。已下班的陈润生连夜赶回公司与技术人员一同研究分析,大胆提出研发制作设备装置,改变空气循环方式解决该问题。
经过4天5夜的努力,陈润生成功解决了包装膜异味难题,为公司避免了巨额的损失。陈润生的此次发明于同年进行了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注册。陈润生主动提出将该专利的发明人改为公司,他认为这件事情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老是加班工作,但陈润生从不觉得辛苦,唯一遗憾的是缺少了对家庭的陪伴。这也使得他原本定在2020年10月的婚期延期到12月底举行。
结婚后他对未来多了更多期许。“结婚生子,把自己父母照顾好,把自己家庭照顾好,努力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充实。我还准备把学历再去提升下。”
2021年1月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表彰了994位优秀农民工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让陈润生想不到的是,他是其中之一。
陈润生在朋友圈中分享到:感谢伟大的祖国不止给我了一个身份证,还给了我一个身份。
他说:“为自己是个农民工感到自豪,我们珍惜每一次的工作机会,不管是做哪一行哪一业。工作让我们自给自足,不可能说去偷、去抢,我们是凭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更好。”
陈润生是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工了,他学历不高,梦想也只是质朴的想要通过努力工作,让生活变得更好,但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把住了质量的尺,灌注了责任的重在一只只口罩内,守护住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农民工,对理想追求、对工作负责、对业务钻研,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主体。
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