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25|回复: 0

放管结合提效率 创业创新添活力

发表于 2021-2-17 09:51: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南昌日报
     自商事制度改革启动后,企业准入关口进一步放宽,企业登记条件和程序不断简化,各类企业注册数量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大量新增企业为市场增添了活力,有利于稳增长、促就业。但减少了审批环节,就不排除企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这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如何在“宽进”之后实施有效“严管”?南昌“先人一步”,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工作,研发出独具南昌特色的“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并于去年7月通过了国家验收,使江西成为全国7个试点省份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省份,打造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强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的“南昌模式”。
  如今,这项工作正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殷美根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确保‘放’得下去、‘管’得到位、‘服’得优质”的要求,以改革提升服务效率,为更多创业创新者提供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打破“信息孤岛”
  数据运用更广泛
  登录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我们会看到该系统将企业分为正常、黄色警示、橙色警示、红色警示四类,这是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以颜色区分预警类别的做法。
  “系统平台将原先孤立存在的各个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运用大数据联通起来,将有效的许可、处罚等信息在系统中推送至各个相关部门,实现联动监管,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局长徐云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系统归集了33家市直单位和各县区所属部门的各类数据信息1200万余条。这些海量监管数据“连起来、亮出来”,有效打破了过去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使诚信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江西华宏汽车集团党委书记汪玉奇告诉记者,“原来我们企业在确立合作伙伴的时候,每年无效合同占合同总量的20%。现在通过警示系统,我们可以对提出合作要求的企业进行筛选,剔除那些有诚信污点的企业,选择值得信赖的企业,这样就使我们无效合同占合同总量的比例下降到了5%。”
  “唤醒”大数据、释放数据红利,一举多得。对企业来说,可以了解合作企业的财产状态、诉讼情况及警示类别,将其作为选择交易方的重要参考。对消费者来说,可以了解商家信用状况及解决纠纷的态度,对于投诉较多、调解率低的商家,谨慎选择。对监管部门来说,可以根据企业的警示类别,施以不同的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效率。
  破解“监管真空”
  部门联动更到位
  传统监管模式下,登记部门和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容易出现“监管真空”。为此,我市通过“双告知”机制促进部门联动,打破监管的“天花板”。
  据介绍,“双告知”平台采取“部门认领、企业认知”的方式,面向企业和监管部门实行双方精准告知。徐云辉告诉记者:“一方面,通过告知新设企业办理状态,提示后续许可事项,提升企业办证效率;另一方面,将登记信息精准推送到监管部门,由部门进行认领,厘清职责,弥补登记部门、监管部门和办证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断层。”
  “商事制度改革之后,食药、餐饮的许可均为后置,这一措施在方便企业进入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办完营业执照后可能不知道下一步办什么许可,到哪个部门去办;二是许可部门不知道该企业已进入市场,导致相关监管脱节。”青云谱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局长郭盛说,“所以我们开发了‘双告知’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登记部门在办理了食药、餐饮企业营业执照后会通过‘双告知’平台,把企业的登记信息推送给我们,我们可在第一时间介入监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