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46|回复: 4

“全路技术能手”---技术员刘大志

发表于 2008-2-14 20:49: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全路技术能手”、郑州供电段技术员刘大志

   新年伊始,郑州供电段技术员刘大志捧回铁道部授予的“全路技术能手”大奖。段领导给奖励,同事们来祝贺,刘大志却显得异常平静,他悄悄地收起这份殊荣,依然遨游于技术海洋,主动奔波于施工现场,眼光是那样地执着,步伐是那样地沉稳……

                      初出茅庐的求索者

   “大志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很执着,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有时候他提出的问题,我都很为难!”与刘大志签订师徒合同的乔师傅如是说。

   1996年,刘大志分配到郑州供电段工作。在五里堡接触网工区,刚走出校门的他,勤奋好学,喜欢钻研。宿舍里,总会看到他捧着接触网设备检修与施工书籍忘我的学习。为了掌握更多的业务技术知识,本来工资就不多的他,常常将节俭下来的钱用来购买专业书籍。随手翻开他床头柜上摆放的一本专业书籍,内页里圈圈点点,多处标注,还不时会有演算草纸夹在其中。

  为了将所学理论与现场实际有效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刘大志经常主动要求高空作业,对施工中遇到的难题他都会认真思考,留心观察,勤学勤问。逐渐地,他对设备情况、施工方案等开始有所了解,每次施工前,他总会自己制定一套施工方案,再与车间技术员制定的方案进行对比,取长补短。这样“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他的业务技能突飞猛进。1997年,在更换多功能定位器的施工作业中,当时的工艺流程比较落后,平均每更换一个要三十分钟左右,工期进度缓慢。刘大志通过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创新出一套最佳的更换方案,使更换时间缩短了一半,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现场验证后,他的方案被广泛推广,至今沿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1998--1999年全段接触网技能竞赛中,他连续两年被评为“技术能手”,1999年的“练功比武”竞赛中,他又以理论99分,实作100分的好成绩夺得了第一名。

                           提速干线的耕耘者

   “大志是一个在工作上非常较真的人,只要是他接的活,干出来的那绝对是‘精品’!”同事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1999年,刘大志被调到大修队担任技术员。当时,大修队承担着段管内所有设备大修及大型工程的施工任务,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劳动强度强,对于刘大志来说,面临着考验。为了能把工作干好,每一次施工作业前,他都会徒步到现场核对设备数量,手绘施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及施工计划,常常是一场工程下来,绝缘鞋都磨破了好几双。

   2003年9月,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刘大志被调入段供电技术科工作。当时正赶上全国第五次大提速,他被派驻提速一线,负责临颖、新郑、孟庙等多个施工点的技术工作。由于点多线长,施工难度大,他带领施工人员白天奋战在提速一线,晚上立杆、定位,还常常利用逢五逢十的休息时间,独自骑自行车奔波百余里对施工区间进行前期测量巡视,整个提速施工过程,累计行程达数千余里。一旦遇到雨、雪、风等恶劣天气时,他就会增加巡视次数,确保施工不出任何纰漏。

   2006年5月份,第六次大提速攻坚战全面打响。作为整个施工的主要技术人员人之一,刘大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与160公里时速区段相比,250公里时速区段的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为了设计出最合理、最优化的施工方案,他认真查阅《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技术研究》、《德国铁路新开发的Re330型高速接触网》等相关资料,深入东陇海200公里高速线路的现场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当时,在提速区段安装架设硬横梁全局还属首次,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借鉴,加之该区段运输繁忙,垂直天窗难以兑现,可谓困难重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刘大志与同事们反复试验、测量计算,形成了一套安全性高、符合现场要求施工方案。由他负责的280余组硬横梁施工,全部一次架设成功,没有浪费一组。在整个大提速施工过程中,经刘大志设计解决的施工技术难题达20余处,优化施工方案10多个,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与进度,还节约工程款200余万元。

                         家庭责任的亏欠者

   “大志是个闲不下来的人,结婚两年多了,他在家的时间总共加起来还不到半年,就连婆婆患病做手术时他都没能回来。他呀,对家庭亏欠太多了!”妻子王蕾虽然埋怨丈夫,但如果没有她的支持,刘大志也绝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2005年刘大志结婚了。妻子本想着可以跟所有的新婚夫妇一样,去旅游度“蜜月”,但心里一直牵挂着提速施工的他,仅在家歇了两天就又出现在施工现场,一干就又是三个多月。妻子总是埋怨他: “三月不回家,回家呆一晚”,家成了“旅馆”。然而看着他对工作的那份执着,那份挚爱,妻子最终选择了支持与包容。

   同年8月的一天,正在现场施工的刘大志突然接到家人的电话,母亲身患肾癌,要做摘肾手术,希望他马上赶回去。伙计们都劝他赶快回去照料母亲,但当时提速施工正处在关键时候,技术难题层出不穷,作为技术中坚的他,如果这时离开,将会影响到整个提速施工的进度与质量,矛盾的他再三犹豫,最终选择了工作,把照顾母亲的重任交给了怀孕的妻子和年迈的父亲。事后每次提及这件事,泪水便会在眼眶里打转“我这一生都愧对母亲啊!”

   参加工作11年来,刘大志先后取得了段“技术能手”、“双文明先进个人”、“第五次提速立功先进个人”、“第六次提速立功先进个人”等荣誉。同时,他还参与编写了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接触网运营检修与管理》一书,独立编写了《郑州供电段第六次提速施工技术标准》、《郑州供电段第六次提速施工计划》、《基坑开挖、立杆整正施工作业指导书》、《硬横梁架设、吊柱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更换承力索、接触线施工作业指导书》、《腕臂、整体吊弦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18无交叉线岔布置方案》等十余项技术规程。从一名平凡的接触网工,成长为全路技术能手,他用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辉煌业绩,诠释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气化铁路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河南 卢桂霞  雷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0:36:5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9 23:54:4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15:09:3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 22:14:0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