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银川晚报
记者 肖梦琪文/图
这两年,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三村的妥桂花成了一名产业工人,她的工作是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加工校服,这让她的日子有了盼头,生活有了乐头。
34岁的妥桂花7年前和家人从彭阳县搬到月牙湖乡,因为没有手艺,只能和丈夫外出打零工,维持一家8口人的温饱。可上有老下有小,她只在餐厅当了几个月的服务员,就辞职回家照顾家人了,家里的收入只能由丈夫一人承担,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2019年,了解到不少男人外出打工养家,女人只能在家照顾孩子,无法工作也没有收入的情况,月牙湖乡便在三村实施了扶贫车间建设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银川银鸥服饰有限公司,打算对村民用以工代训的方式进行培训,让他们学到技术,稳定就业。
得知扶贫车间要招人,妥桂花第一时间报名,经过培训后,她正式上岗了。车间里,用于制衣的缝纫机整齐排列,妥桂花在自己的工位上忙得热火朝天,“村里有十几位家里情况和我一样的妇女都在这里上班,按件计酬,时间比较自由,每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妥桂花说,车间的订单来源较多,以制作校服为主,工人在流水线上分件制作,操作简单,很容易上手,而且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方便照顾一家老小。
空闲时间,妥桂花还会将姐妹们工作的场景和状态拍成视频,发到视频网站上,“能用辛勤劳动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大家都打心底里感到高兴。我把视频发到平台上,就是想让别人看看,我们移民村的妇女姐妹可以用双手过上幸福的生活,靠自己撑起家里的半边天。”妥桂花说,自己现在已经有近百位粉丝,她也想让更多人知道月牙湖乡“把岗位送到家门口”的增收新路子,让更多人了解移民的幸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