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9|回复: 1

李子柒进试卷,争议一下也挺好

发表于 2021-2-20 21:21: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浙江宁波海曙区一小学因将李子柒写入期末试卷考题被家长质疑引发争议,家长直指“出卷老师知识浅薄”,出题人回
应称,所选人物都是为理想不畏艰难的典型,是正能量的鼓励。(据 7 月 5 日《北京晚报》官网)
据了解,李子柒出现的题目是一道阅读理解题,提供了科学家袁隆平、美食博主李子柒与曾拿到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外卖小哥
雷海的相关材料, 让学生任选一个为“心目中的风云人物”写推荐表, 可以看出, 题目的趣旨是为了贴近社会热点, 启迪思维,
让试卷显得更生动和时尚。
毋庸置疑,李子柒是很红的视频博主,但是与许多纯卖货、聊天、靠脸吃饭的直播网红不同,她更是一个内容创作者,通过自
己的手作劳动,展现中国传统的时令节气、传统美食、民风民俗,以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抚慰了许多人的心灵。她的视频火
到了国外,让很多不懂中文的网友都为中国乡村之美而惊叹,不说为弘扬传统文化做了多大贡献吧,至少也是为世界推开一扇
了解中华之美的窗户。而李子柒本人的形象,美丽、勤劳,能干、孝顺,为梦想足够坚持、敢于吃苦,是“网红”中的清流,
更是踏实而又能干的劳动者,不应承担过多对于“网红”的偏见。
但家长的担心也并非毫无道理,试题中对李子柒个人的经历和磨炼描述比较简单,却着重以图片放出李子柒账号截图,粉丝数
量,似有将此作为其成功的标志。毋庸讳言,如果剥离内容的多元化,单纯看数据,很难回避当前争议极大的“网红文化”,
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绝非人人都值得效仿和学习。以粉丝数论英雄,也容易让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出现偏差。此前,有媒
体报道,北京多所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 有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 只是因为网红们可以一夜成名, 受人追捧, 轻松赚钱⋯⋯
我们很难不对这样的现象感到忧虑。
所以,李子柒不是不能进入试题,而应该讲究方式。既然选择了将李子柒、雷海、袁隆平放在一起对比论述,出题人便要考虑
对比的意义,论述的方式。首先,不要突出李子柒身上所谓的“网红”标签,以平视的角度,多叙述她的经历和成就,让那些
未曾通过网络热潮了解她的小学生们,也知道她具体做了些什么事,传递了怎样的美好,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与其他两位候选
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再者,不要囿于人物之间的成就高低的对比,而引导孩子们秉承内心的兴趣和理解,去看普通人
因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而放散的光亮。如此,这个题才算出到了点子上,才能锻炼思维,启发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21:21:18 | 查看全部
所以,这事讨论一下也挺好, 家长不要攻击出题人浅薄,网友也无需指责家长狭隘,讨论这道题,是为了让今后的教育、读物、
试题更加开放多元, 也更加丰富有益。 教育本身就去芜存菁, 激浊扬清, “网红”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不管是不是正能量,
孩子们都有可能知道,避而不谈不是办法,因势利导才是责任。孩子们在试卷上遇见了李子柒,更应知道该向她学习些什么,
该从她的内容创作中收获什么,该如何认识她所描绘的中国乡村,以及如何避免“网红”经济的负面影响,老师和家长与其在
该不该出这道题上争论,不如花时间了解一下,孩子是怎么看这件事的,并给予引导和启发。
其实,孩子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认知社会,我们不能蒙住他们的眼,而要和他们一起,以发现美的期待,以正直上进的心
灵,不断去认识和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