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58|回复: 0

成为“上帝”的学生 沦为服务业的教育

发表于 2010-12-3 07:37: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英语老师谭胜军在教室给学生下跪之事引发无数关注。谭老师称下跪向学生认错,是为了感动学生,并不是网络上所流传的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惹事学生则说,老师应该列入服务行业,学生就是上帝,是来享受服务的。

  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听闻此言已无愠意。尽管鲜有人在公开场合普及这个“通识”,但无碍于这个“通识”坐实为既定事实。教师是怎么被逼入服务业的呢,“功夫”有三:一是物质上的剥夺,譬如直到2010年,教育部的年度工作要点仍在为 “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个目标从1993年首次提出以来一直就成了最美的纸上画饼,至于“教师收入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收入”的法令,更成了笑谈;二是职业权力的剥夺,不知何时开始,中国教育就慎言“惩戒”二字,一味“激赏”、全盘肯定,就在日本、韩国等邻国光明正大地行使教育惩戒权的时候,就在奥巴马都提醒美国学习东方教育严谨传统的时候,我们却勒令教育工作者谨言慎行,营造出一种动辄得咎的职业氛围;三是真诚的剥夺,素质教育推行N年,并未说清楚与应试之间的纠结,反倒自己骑虎难下,教材不可爱、作文说假话,基础教育给孩子的不是真诚的秩序,而是耳濡目染的弄虚作假、虚与委蛇,“择校费”、“校中校”,再加上俯拾即是的学术失范……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堪比服务业,还算是侮辱了正经的服务业。

  行业无贵贱,术业有专攻。教师当然是为家长、学术、乃至国民教育服务的,但教育一旦沦为服务业,恐怕不能算是民族幸事。尊师重道的意义无须赘言,仅看看教育过度沾染商业利益的乱象就足以令人警醒。问题是,墙上或书上的“百年大计”,真的成为公共政策与社会价值层面的共识?敏感的“诺贝尔”,失传的“大师”……完全可以从“上帝论”中找到答案——— 既然教育是等价交换的买卖,你还指望什么良心什么情怀?

  “学生是上帝,教育是服务业。”这话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教育高贵到砸锅卖铁、勒紧裤带的地步,掏钱的受教育者自然容易产生 “消费者”的幻觉——— 当此背景下,“跪”不是感化,而是货币化的服务方式;大学不是培养人的教育,而是就业的“岗前培训”。错位或误会,慢慢就成了戒律。

  成为“上帝”的学生与沦为服务业的教育——— 这就是中国教育最真实 的 写 照 ,也是中国教育最彻骨的悲哀!(邓海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