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3|回复: 0

大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两先区”高质量发展

发表于 2021-2-25 17:57: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辽宁日报
       近日,大连华锐重工公司采用全新智能化理念研制的国内首台335吨自行式电驱无人混铁水车调试成功,满足钢铁企业铁水运输的智能、绿色时代发展要求。
  该车辆自身带有驱动装置和供电装置,通过地面调度和导航系统实现无人操作。在运行模式上能够做到“满罐即走”,无须等待牵引机车,可以灵活实现单车或多车编组运行,大幅提高运行效率。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大连重工一样,大连众多“老字号”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2020年,一重核电全球首台3000吨加氢反应器、大橡塑高端熔喷布生产线等成功交付。“十三五”期间,大连市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称号。
  近年来,大连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连市非但没有放慢科技创新的脚步,反而强化创新核心地位,以创新激发经济活力。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0家,新增雏鹰企业663家、瞪羚企业31家、潜在和种子独角兽企业2家。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专项184项,100G激光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25件,同比增长14%。
  大连市加大创新赋能力度,依靠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装备制造等“老字号”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石化等“原字号”产业向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轻工纺织等方向延伸,推动生命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字号”产业集群式发展,重点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五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五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构建具有大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瓦轴集团传动系列轴承生产现场。鞠家田 摄
  【盘点】 五年来,大连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三创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85%,比2016年提高0.88个百分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系统推进,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00家、高校科研院所30余家、高层次人才近5000人、两院院士31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累计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奖项位居计划单列市前列。
  厚植开放
  打造新时代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镜头】
  2月20日,312辆过境的日本商品车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汽车码头完成铁路换装,发往哈萨克斯坦,这标志着国内首条东亚至中亚商品车陆海联运新通道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过去日本商品车进入中亚地区需要通过地中海和黑海航道,全程耗时80多天。大连片区顺应市场形势,在国内率先开启“日本—大连—中亚”商品车过境运输模式,与海关、码头公司、铁路公司等方面组建专门团队,针对外商需求,专项规划、设计、编制过境运输全程物流方案。借助这条新通道,日本商品车从出厂到交付,预计30天内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成本。
  当下,大连拥有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是副省级城市中各类对外开放功能区最多、最全的城市之一。全市以战略眼光、全球视野谋划新时代对外开放,主动承担对外开放“龙头”责任,打造新时代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大连市持续推进大连片区创新发展,努力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创新成果,探索建设针对日韩更加开放的自由贸易港。持续深化沪连对口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加快建设亚太对流枢纽。
  2020年,全市自贸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新一轮复制借鉴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51项,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先期行动计划30项,推出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26项,“进出口商品申报智慧导航服务”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16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