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苑化芳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9年10月,工作室坚持创新、应用、实践、传承的工作理念,负责人苑化芳同志供职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贷资产管理部,目前工作室有成员18人,其中会计师1人、工程师1人、高级经济师4人、中级经济师8人、中级理财规划师1人,成员结构覆盖老、中、新三代员工,既保证工作室高水平技术实力,又保持团队活力。
负责人苑化芳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三级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被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三八红旗手”,被德州总工会授予“德州市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2012年分别被省联社评为“信贷助推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行动”“农信创业先锋共产党员”。创新工作室研究创新的“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荣获人行科技发展三等奖,“信e贷”荣获银监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三类成果、2018年度农村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优秀案例、第九届中国农村金融转型发展论坛全国农村金融十佳科技创新产品和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应用技能大赛二等奖,“信贷客服平台”荣获2019年度农村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优秀案例,“海洋牧场财补贷”荣获2019年度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优秀金融产品,“人才贷”荣获2020年度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优秀金融产品。
建立创新发展机制。负责人苑化芳同志以“劳模(先进工作者)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为契机,组织部门主要业务骨干通过对基础客户及行业客户细分,研究基础客户和行业客户经营和需求特点,创新配套金融产品,形成完善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贷产品体系;通过强化信贷流程管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以科技支撑实现制度管控,提升管理能力;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搭建创新工作平台。一是将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活动作为日常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切实把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员工积极参与、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和经验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二是发挥部门内劳模、先进工作者及高技能人才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在信贷管理工作中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系统支撑和方法,助力信贷结构转型调整工作。三是积极发挥部门内劳模、先进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管理创新、学习交流、轮流授课等活动,带动部门内人员学业务、练本领,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管理团队。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2020年以来,工作室紧紧围绕省联社“123456”总体工作思路,以信贷产品创新和应用为抓手,进一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全省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家庭水平。一是加快线上产品创新应用。拓宽“信e贷”办贷模式,创新场景化消费金融应用,研发“薪e贷”“商e贷”“税e贷”等系列线上产品。二是拓宽线下产品创新渠道。不断丰富线下产品体系,推出“普惠小微信用贷”“首贷通”等小微系列信贷产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增强营销科技支撑。研发“智慧营销系统”,实现客户精准画像、精准营销,支持客户经理高效开展营销工作。三是强化信贷流程管控。将“四个中心”流程管控嵌入系统,落实岗位制衡约束机制,实现信贷流程标准化操作;优化影像采集及电子档案管理功能,提升无纸化办贷水平;规范法律诉讼、损失核销等资产处置流程,提高不良贷款处置质效。四是加强金融政策落实。指导农商银行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提高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室将严格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部署要求,通过不断加强工作室管理,完善配套机制,创新信贷资产管理方法和思路,为全省农商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提供强力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