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师对比学生家庭收入被处理不冤
2月25日,有网友爆料天津一中学老师训话中歧视学生:你妈妈挣多少钱哪?别怪我瞧不起你,某同学妈妈一年挣的比你妈妈50年挣的都多。对此津南区教育局回应老师比家长收入歧视学生:立即成立调查组,对该情况开展核查。目前,该教师已被停职。 (2月26日《北晚新视觉》)
学生家庭收入与老师教育教学没半毛钱关系,老师怎么信口雌黄在训话时,把学生家庭收入来对比?而且其言语间还带有歧视和挑逗之意,其十足就是一个挑事弄非、激化矛盾的主,与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操守显然格格不入。学生有错,老师可以直言不讳批评和教育,但是,老师言行举止都给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可否认,嫌贫爱富可能是一些人的本质,但是,作为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不仅要注意言行举止上的方式方法,而且更要考虑被教育对象的心理感受和人格尊严。如今,在社会价值多元化、人的思想复杂化的背景下,个别老师思想随意性比较大,在行为上急功近利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有些老师让学生填表告知家长所在职务,把家长身份职业和级别摆在突出位置,搞“以貌取人、区别对待”的身份歧视。如此一来,不仅有违一视同仁、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对学生健康成长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由此,笔者认为,不管老师处于何种心情,其都不能在学生当中起到负面情绪作用,激化矛盾,伤害学生自尊心,尤其是在训话学生时,爱富嫌贫,拿家庭收入说事,拿家长身份高低说事,实在有失教师师德师风,与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都格格不入。实事求是讲,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确实有苦恼,也有不小的压力,但是,这些都不是老师在学生面前失范失德的理由。
俗话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老师如若在教育教学上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那么,再难教的学生都有“冰雪融化”的时候。所以不管从那个角度上讲,老师对比学生家庭收入被处理不冤,同时也给有些情绪急燥容易伤人的老师一个警示和提醒。我想,如果老师都能有把学生当自家孩子和亲人的换位思考,那么,校园师生关系就会更加和谐与融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