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38|回复: 1

推倒“野草”面前的那堵墙

发表于 2021-3-1 09:07: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罗筱晓

  胡秀花活了30多年,一直在跟鞋子较劲——从光脚到买上第一双新鞋,从硬穿上码数不合适的运动鞋到驾驭各种高度的高跟鞋。

  细想想,也合理。有了鞋子才能走更远的路,尤其是要走出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那绵延险峻的山路。

  一部纪录片曾把镜头对准中国最后的传统村落的易地扶贫搬迁过程,那个叫老窝的傈僳族村同样在云南怒江边的群山里。如果不是影像直观呈现,当地闭塞贫困的程度是当代人难以想象的。似乎是一种相伴相生的定律,在如此环境里成长,生命的顽强和对美好的向往也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就像不断寻找出路的胡秀花。

  与从幼儿园一路念到大学,从小接受科学教育、品德教育最后成为爱岗敬业好员工的成长模式截然不同,在大山深处,最初的驱动力是原始的本能:有饭吃,活下去。

  这也赋予胡秀花最不同于大多数典型人物的一种气质,也是她最迷人的一种气质——野性。早早知道哭闹无用,想要什么东西,她就用最直接、最可控的方式伸手去够,小到冒险抓蛇买凉鞋,大到坐飞机去谈项目。

  好在胡秀花撞上了来扶贫的李常智。而李常智并不是一个人在努力,云南有李常智,贵州也有李常智,在四川一定还有李常智。

  拉、帮、带,每一个李常智都有不同的扶贫方法,不过所有李常智的扶贫理念都一样:不是送工程、送资金、送产业,而是推倒那些像胡秀花一样拼命生长的“野草”面前的那堵墙。

  2020年中,老窝村搬迁结束,县城到新村的路也修好了,纪录片就此结束,可日子还在继续。李常智们能帮忙铺路,可这条路谁来带着走,怎么走,走向哪儿,是老窝村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胡秀花所在的珠明林村要解决的问题。

  还好,远远望去,在走出怒江的这些路上,原始的本能与后天的责任感同行,无畏的勇气与正确的观念同行,实实在在的改变和对未来的大胆规划同行。

  这一切,都像“假小子”胡秀花脚上的6厘米高跟鞋,野性中透着温柔,突兀中显着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09:48:36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