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回复: 0

跟群众多讲讲家常话(一线行走)

发表于 2021-3-1 13:39: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何 勇
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把理论宣讲搬到“田间地头”,把“书面语”转化成“家常话”

一盆炭火,一杯热茶,众人在屋场内围坐几圈。4位“百姓名嘴”一边烤着火,一边围炉开讲。在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暮云新村采访,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宣讲引起了我的注意。

操着一口地道的长沙方言,“中国好人”汤俊杰正在给大家讲“每个人都了不起”。他回忆自己抗疫期间采摘自种蔬菜150余公斤、发动乡邻募集口罩1.6万余个,送到一线的故事。这个言语之间透着乐观的长沙小伙是一名残疾人,戴着一双义肢,在志愿服务路上已经走了8年。

炭火越燃越旺,宣讲渐入佳境。“全国最美志愿者”杨仕泉讲述雷锋精神如何薪火相传,“湖南最美乡村医生”颜新艳分享自己扎根江心洲岛8年守护居民健康的经历……说到动情之处,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中央的政策精神如何更好浸润人心,和群众切身利益最相关的话题怎样为人熟知,一直都是基层理论宣讲的一大难题。

讲得高高在上,普通群众听不懂;讲得千篇一律,老百姓也不爱听。像长沙这样,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把理论宣讲搬到“田间地头”的有益探索着实可资借鉴。

从2020年开始,长沙推出微宣讲品牌“就认这个理”,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活泼互动的形式、三湘巨变的画面,打通理论与普通群众之间的隔阂。如今,长沙市已经构建起了一支覆盖市县乡村,拥有特色宣讲团200多个、基层宣讲骨干1000多名、“百姓名嘴”3000多人的四级理论宣讲队伍。

“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把道理糅进身边那些闪闪发光的典型故事里,拉近理论与普通人的距离,让群众爱听;通过精巧的设计、丰富的形式,让宣讲内容好听。在农村,就要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在企业,就多着墨于高质量发展;讲家风,就请来最美家庭出场,讲劳动教育就邀请全国劳模分享。

让群众听得到、听得进,这样既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也解开了基层群众的思想疙瘩。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每天都有许多暖心的故事,可供理论宣讲的鲜活素材很多,但要真正讲到群众心坎里,还需要多用群众语言,把“书面语”转化成“家常话”,我们的宣讲才能接地气、进人心。

(作者为本报湖南分社记者)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