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3|回复: 0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解留守妇女后顾之忧

发表于 2021-3-3 22:03: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要鼓励留守妇女报考高职院校,并且“可适当降低文化素质测试录取分数线”。此前多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农村留守妇女就近就地就业”。
  对于务工者而言,夫妻双双打工,势必要比一人外出收入更高,夫妻之间亦能相互扶持。 但之所以还会出现大批留守妇女,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务工者外出之后,家中依然需要照料,除却原有的农业生产外,还需要有人照料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要知道,乡村的养老、医疗和托幼设施与城镇是有差距的,这使得留守妇女要付出更多精力来照料老幼。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家务劳动的强度往往也高于城市。
  也就是说,留守妇女不是不愿意工作,而是受制于客观条件,她们的实际劳动强度不弱于外出打工。收入有限的留守妇女,就这样用她们辛苦的劳动撑起了乡村的半边天,维系着家庭的生活。
  随着乡村产业的逐渐形成,留守妇女有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实现更多人生梦想的机会。但是,创业就业不仅需要技能,也需要时间,不论是学习的时间还是工作的时间。这就需要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一解留守妇女的后顾之忧。有了养老机构和文化活动场所,有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她们照料老人的压力就可以减轻;有了托幼设施,工作时间她们身后才不会无时无刻不跟着“小尾巴”;有了更好的人居条件和配套基础设施,她们的家务劳动强度才会减轻。
  换言之,让更多留守妇女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不仅需要产业,需要工作岗位,也需要良好的公共服务能力。当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仅需要完善配套设施,也需要加快乡村人才布局,让这些设施能够发挥最大效用,服务乡村。当然,如果能有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走出家门,就近就业建设家乡,实现个人梦想,也将为当地振兴带来更多生机,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良性循环,这样的幸福生活,这样的美好未来,自公共服务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