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6|回复: 0

新型学徒制培养工匠人才值得期待

发表于 2021-3-5 16:08: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毕业啦!”近日,“杰克班”的王明成等22名学员顺利结业,成为浙江台州市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培养出的工匠人才。台州技师学院(筹)党委委员、副院长章永华介绍:“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培养出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实现了‘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目标。”(2月6日《台州日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型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不少国家,新型学徒制已经成为解决青年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台州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有利于更好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进一步看,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发挥出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技能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导向上,其关键是“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即学徒首先是企业的员工,同时是职业院校的学员,既接受学院开设的课程教育,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在“车间进校”“企业课堂”中,学校共享了企业的设备、人才、管理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高水平的实习“师傅”。

  显然,新型学徒制打通了现代工匠培养中产、学、研等各个环节,让产业工匠的培养有的放矢:学校教的是企业需要的,企业的用工需求可以向学校量身订制。推进新型学徒制,必须要发挥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实践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招生、用工制度。

  总之,新型学徒制培养工匠人才值得期待。为此,各地要以培养企业新型学徒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通道,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