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87|回复: 11

千里买花轿 迎娶俏新娘

发表于 2008-2-16 10:27: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千里买花轿 迎娶俏新娘

                  作者:曹永龙
  2008年的元旦节,对于重庆万盛南桐矿区矿工黄波来说是喜上加喜的一天。这一天,他用一顶清朝末年的老式花轿迎娶了心上人。

数千人观看花轿喜迎亲

  元旦节那天,一对穿着古典嫁娶盛装的新人从万盛区万东镇走出来,主持人一声“起轿”,那金边银线、红罗包围的四抬大花轿就忽悠忽悠地颠了起来。
 当地一位观看婚礼的老人说,他在南桐矿住了四五十年了,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婚礼。老人还好奇地凑到花轿前撩开轿帘———呵,一个如花的新娘端坐轿中。这支迎新队伍原本约100人,一路走来,后面竟有上千人尾随。
新郎叫黄波,30岁,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业公司的矿工;新娘叫申镇宇,29岁,巴南鱼洞镇人,此前在广西南宁一家公司工作。

伴郎伴娘喜结良缘
2006年10月2日,素昧平生的黄波与申镇宇一起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还分别成为伴郎、伴娘。“我第一眼看到他就有好感。”申镇宇说。申镇宇主动与黄波聊天,而黄波对她也很有好感。

  第二天,申镇宇留下电话返回广西上班,两人电话短信传情,感情日深。
申镇宇认识黄波后,决定辞去工作,到南桐与黄波结婚。
简朴而喜庆的婚礼最好

  “我们结婚不要铺张,简朴而喜庆最好。”申镇宇有个心愿,她希望黄波能用花轿抬自己进黄家的门。黄波记在心上,暗下决心一定要遂爱人心愿。于是,他开始到处找花轿。
去年底,黄波听说贵州与重庆交界的扶观镇有花轿,他就一人开车到千里之遥的扶观镇找寻。
黄波说,那顶花轿的主要构造属于清代的雕花工艺,1997年由一个80多岁的老木匠重新翻新,当时名震乡里,几个村民还专门成立了花轿队。后来,花轿队解散了,花轿也被拆成3块,由3家人分别保管。
黄波用3天时间翻山越岭,分别拜访花轿的3位主人,恳求他们能将花轿部件转让给他,完成爱人的心愿。开始几家人都不愿转卖,黄波就苦苦央求。后来,黄波花了3000多元,终于将花轿部件全部买下。将花轿部件拉回家那天,申镇宇看着爱人疲惫的样子,感动得流下眼泪。随后,黄波请人组装好花轿,还重新缝制了门帘。

古花轿迎娶心上俏佳人
笔者看到,花轿高约1.6米,长约6米(连轿杠),可以4人抬,也可以8人抬。轿身1米见方,三面雕花木板上刻有古代人物故事,刻工精细。“我坐在花轿里,想到爱人一番良苦用心,真是感动极了。”新娘申镇宇谈起坐花轿的感觉,真是喜上眉梢。新婚夫妇黄波、申镇宇以特殊的形式举办了婚礼,引来许多人驻足观看。人们说:“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举行婚礼,很有特色,也很有意义。”
200811013554674736.jpg
20081101358362438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0:36:01 | 查看全部
请各位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0:51:0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18:06:38 | 查看全部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19:19:23 | 查看全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19:24:04 | 查看全部
可惜没有拍到新人的照片,否则冲击力肯定很强,我原来也写过这样的稿子,上过重庆的什么报纸,忘记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20:35:54 | 查看全部
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举行婚礼,很有特色,也很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20:49:4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楼李瑞于2008-02-16 20:35发表的  :
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举行婚礼,很有特色,也很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22:20:45 | 查看全部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s: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7 23:00:42 | 查看全部
又来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