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25|回复: 0

华为文化展现的力量

发表于 2021-3-6 17:29: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华为创业之初,由于管理不成熟,各种问题自然少不了,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些研发员工因工作不细致、BOM(Bill of Material)填写不清、产品测试不严以及盲目创新等,导致大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呆死物料和产品返修成本,如果不能尽快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公司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及市场拓展必将受到很大影响。


关键问题是,在当时,上述问题未必引起了研发人员足够的重视,也许他们心中还在为某个来之不易的产品或技术创新而傲骄不已呢,要知道在研发体系,技术思维的人可不在少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认知鸿沟,华为亟需给研发人员来一剂清醒剂。进一步说,这何尝不是一场思想的变革,一场从技术思维到客户思维和市场思维转变的变革?我们知道,改变人的固有思维是非常难的,他觉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别人,无法改变别人,一切改变都是自觉的结果,这意味着变革如果不能给人以足够的心灵震撼,其结果一定会收效甚微。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企业的常规做法是先收集相关事实,再组织会议讨论,以引起大家的思考和重视,然后要求大家做出相应改变;再就是公司出台严格的管理规定,摆事实,讲道理,强令大家按照公司的管理要求尽快做出改变等。从实际效果来看,无论是“分析-思考-改变”,还是“命令-接受-改变”,效果都差强人意,大家还是容易依然故我,原因是既往工作方式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其心理认同度和自我舒适感是比较高的,因此,任何太过理性和例行公事般的文化活动,都不足以真正打破这种惯性和触发改变。


文化活动和电影一样,都需要创作。


2000年9月,华为研发体系在深圳万人体育场召开《研发体系发放呆死料、机票活动暨反思交流大会》,主题是《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会议现场研发相关人员获颁因工作失误而产生的呆死物料,以及为现场“救火”而购买的往返机票,领“奖”代表面向在场全体研发人员和公司领导,对工作改进做出表态。会议最后,任总做了《为什么要自我批判》的主题演讲。


这绝对是一个别开生面的企业文化策划。按照常规理解,企业一般是给正向关键事件颁奖,而这次活动却是给反向关键事件颁“奖”,因而大会一开始就颠覆了人们的惯常认知。相比于其它惩罚措施,这种亦庄亦谐的处罚方式,肯定算轻的,仅仅只是伤及一些人的面子。这样操作背后的考量是什么?从企业成长的规律来看,管理层其实很清楚,企业经营中出现某种程度的浪费,何尝不是组织进化所理应缴纳的学费?处罚过重显然不合适,但若听之任之,则会导致更严重的经营问题发生。因此这次会议的精神应该是,处罚本身不是目的,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尽快扭转不利局面才是重点;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及时纠错,同时要注意恰到好处,不要因此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


这次大会早已成为尘封往事,时至今日还让人记忆犹新和津津乐道,其中不乏一些亮点,值得总结:


1. 展现的力量不可替代


会上,数千名员工目睹一筐筐呆死料被抬上颁“奖”台,蔚为壮观,此情此景,自然会激发每个人心里对产品质量、客户抱怨、成本浪费……的联觉,可以说,这种目睹的力量和“无言的诉说”,远比抽象的统计数字或者说教来得更真实、更生动、更触及心灵,无形中增强了大家的紧迫感和对问题的深切认同感,内心情不自禁产生“怎么会这样?”的自责和反思。由此可见,直观印象所激起的情感,比理论分析更能引导变革和新文化的发生。


2. 定位效应


如此重要的会议,规格必须高,当时以任总为首的公司管理层,几乎悉数参加了本次会议,给人传递的信号是,这是一个规格非常高的会,会议内容对公司意义重大。


3. 群体效应


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教育效果,全体研发人员和公司其他部门代表,约数千人参加了会议,可谓规模空前。在这种大会氛围的烘托下,每个人感觉神经紧绷,从而在思想意识上一开始就提高了大家的重视等级。


4. 表态所产生的心理暗示效应


获“奖”代表一个个面带愧色上台,面对数千名听众发表获“奖”感言,并对后续改进做出表态,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可以想见,他们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后续一定要把兑现诺言作为他们的工作重点,从而在时间的延长线上放大了这次文化活动的效果。


5. 缠中说禅


任何文化活动不过是传导价值观和行为要求的形式,因此文化活动不能仅仅止步于活动本身,要跳出活动,挖掘和传导文化活动背后的价值观和行为要求。会上任总最后做了思想总结:“……我们是为了面子而走向失败,走向死亡,还是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迎头赶上呢?要活下去,就只有超越。要超越,首先必须超越自我。超越自我的必要条件,就是及时去除一切错误。要去除一切错误,就要敢于自我批判……”。任总的总结已经走出了活动本身,上升到了倡导开放、自我批判的思想层面。


这次文化活动最大的成果,就是把他觉变成了广大研发人员的自觉,非但没有挫伤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反而把问题转化为一种矢志改变、绝不服输的战斗精神。


展现,是一种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