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75|回复: 4

纠正“唯分数论”也是教育思考题

发表于 2021-3-9 12:54: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纠正“唯分数论”也是教育思考题
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在回答“教育的真谛”的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3月8日《北京青年报》)
学生以学为主的出发点没问题,但是,学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与唐江澎委员说的,“分数是重要的,但是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的观点也不谋而合。
事实上,有关学生“唯分数论”的问题一直都是讨论热烈,又没结论的话题。不管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是学校教育评价机制,抑或是就业就学竞争等,都把分数为王,优者先上的选人用人的机制没有变。可一旦教育评价机制把学生分数摆在突出位置,谁又敢拿孩子前途和命运开玩笑呢?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只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宁可在教育培养上多花钱,哪怕是做无用功,都要花钱买个心理安慰。再说,学校为争生源、吸引优等师资力量,也是不遗余力,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成绩。
如此一来,学生为夺高分、提成绩,整天沉浸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中。即便身体出了问题,也不会对学习有丝毫的放松和怠慢。于是,现在许多中心小学生引体向上做不了一个,近视率呈几何状态向上攀升,过去只在成年人身上发生的各种疾病,现在又过早地降临到他们身上了。是不是学生一门心思,或是全身心地投入在夺高分、提成绩,就一定是学习型人才呢?我看未必!且不说学习既要讲究方式方法和一张一弛的劳逸结合,否则就伤害身体,单就学习兴趣和效果来说,那也是因人而异。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根本就不感兴趣,那么,你偏要他整天埋头苦学,这样无疑是做无用功。相反,假如一个对学习本身就很感兴趣的人,即使你不让他学习,或是在某个方面稍微给他点拨一下,他在学习上,都会茅塞顿开、心领神会。
所以,在我看来,纠正“唯分数论”也是教育思考题。我们虽然提倡有教无类,不搞差别化的教育歧视和偏见。但是,也决不能搞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上,还必须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科学的育人方式方法。有句话说得好:“虽说做不了参天大树,但也绝不做依附于大树的蔓藤,哪怕做一颗小草,也要独立向上,乐观坚强,自由自在的沐浴阳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22:45:45 | 查看全部
说的是,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3 07:18:24 | 查看全部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5 12:35:30 | 查看全部

回 1楼(dqqjk) 的帖子

感谢老师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5 12:36:11 | 查看全部

回 2楼(似彩云般绚丽) 的帖子

感谢老师鼓励和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