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42|回复: 0

多维度专项整治 保障网民权益

发表于 2021-3-11 11:12: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守护安全、畅通消费,是2021年中消协3·15年主题。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百度发起了多个专项行动,分别针对新冠疫情、网络版权、青少年上网环境、公立机构官网保护等多个领域开展集中治理,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
2021年初,百度发布《2020年信息安全综合治理年报》,百度内容安全中心在2020年内持续通过全面手段打击清理全产品线的有害信息,其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各类有害信息共515.4亿余条,通过人工自主巡查打击各类相关有害信息8000万余条,通过接收外部各类意见反馈和投诉举报共处理各类有害信息395万余条。
全产品线重拳出击   
持续治理各类有害信息
消费安全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也是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和保障。守护安全、畅通消费,首先是依法依法履职,筑牢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基础。当前尤其需要以“守护消费安全”为主要切入点,着力破解当前侵害消费者权益突出问题,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紧扣这一主题,百度一直坚持在全产品线重拳出击,持续治理各类有害信息,给用户以更好的网络体验。2020年,百家号平台累计下线各类违规低质内容超112.9万篇;永久封禁账号超11.5万个,其中包括恶意营销类账号超9.3万个,抄袭洗稿类账号2917个,资质造假账号4558个等。
而好看视频也在2020年7月发起了版权肃清专项——“后羿”行动,全面开展对违规版权视频作者的整治。
百度百科在2020年则继续全面治理以第三方收费代编为主的各类黑产信息,利用策略判定、人工巡查、用户举报等技术手段扩大黑产打击覆盖面,全年共封禁黑产账号38967个,打击各类交易平台线上相关灰黑产1521件。
上线多个抗疫专区   
提供权威信息和服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上海市消保委发布《凝聚你我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消费倡议,号召广大消费者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发出防疫系列提示,辟谣消费误区,指导理性防疫。宣传“防疫”的责任担当,传递维权正能量。
响应这一消费倡议,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凝聚力量、众志成城,全力打好阻击战。为更好帮助用户获取到更加专业、权威的信息和服务,百度迅速发挥自身信息和知识平台优势,在全产品线范围内上线了多个抗疫相关的专区、功能和服务。
例如百度上线的辟谣平台,能够对网民关心的问题以及流传的谣言进行查证、辟谣,帮助网民有效分辨真假信息;百度“医用口罩信息查询”、“患者同乘查询”等服务,针对性地解决了用户关于“购买到的口罩是否合规”、“是否与患者同乘接触”等疑问;而百度推出的在线义诊服务、AI测温系统、智能外呼平台等服务,也在疫情期间为公众提供了各种便利。
据公开资料,百度健康在疫情期间面向国内乃至全球用户提供的在线义诊服务,已经累计服务了超过1亿用户,单日问诊量超过85万。
保障网民权益   
展开多个专项治理行动
“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在消费领域必须坚守安全底线,着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重大风险,促进各类消费业态规范有序发展,更好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众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应势而生迅猛发展,在不断丰富人们消费生活的同时,损害消费者人身、财产、个人信息安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任其无序扩张,将破坏市场秩序和消费生态,最终损害消费者根本利益。应在消费维权领域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新发展理念,督促经营者筑牢安全底线、守法诚信经营。
2020年全年,百度发起了多个治理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对各类有害信息开展集中打击,净化网络空间,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百度内容安全中心全面开展“内容生态治理”专项,从自身产品出发,重点整治包括利用网页和论坛以及信息流平台等渠道传播有害信息、有害图文及音视频内容、非法网络直播表演、违法账号等在内的四大类有害信息。百度坚持基础工作与专项打击整治相结合,标本兼治、多方施策、系统治理,并不断落实企业社会主体责任。
针对青少年用户的上网安全,百度在2020年开展“护苗2020”专项行动,对有损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的有害信息进行持续挖掘和打击,同时通过科普小课堂、温馨小贴士和涉儿童软色情信息页面提醒等方式,呼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百度在2020年还开展了“净网2020”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枪暴恐、制假贩假、欺诈谣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封建迷信、标题党等违法信息。行动中,百度通过技术干预手段,打击了上亿条有害信息。
公立机构官网保护升级  
覆盖数量达到20万个
“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是实现新发展阶段开好局、起好步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消费维权热点难点多发,消费者维权诉求和民生期待多元,其中消费安全问题始终是根本诉求和基本底线。同时,伴随消费升级,人们对网络购物,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线旅游、健身、培训等服务,长租公寓,餐饮浪费,过量使用塑料包装等带来的个人财产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问题,有了更高安全保障需求。
百度还对此前上线的“公立机构官网保护计划”进行持续升级,保障用户在搜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医院等公立机构时能够得到准确结果。现在,用户在搜索相关公立机构时,只要认准网站名称右侧的“官方”标识即可,该标识在PC网页端及移动端均已上线。
从全年整治“超过516亿条”各类有害信息这一数字可以看出,与网络有害信息的斗争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这一工作既需要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也离不开网民的参与和支持。
一直以来,百度始终关注于网络安全与网民权益保障。并依托自身技术能力,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为核心,全方位助力公安机关打击包括电信网络诈骗在内的违法犯罪行为。
储备吸纳AI人才  
建立人才培养生态
人才一直被视为百度最重要的资产与资源。“招最好的人,给最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为价值创造付薪,让优秀的攀登者脱颖而出”是百度的人才观。基于此,百度通过多元的招聘、多样的培训、畅通的沟通机制、有竞争力的薪酬策略、科学的绩效评估、广泛的非薪酬福利等举措不断培养、吸引并保留人才。
为储备和吸纳AI人才,助力国家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培养和长期人才储备,百度践行“AI赋能、教育先行”的理念,积极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通过“产学研合作”“教学赋能”“以赛促学”“百度奖学金”“Alpha学院”等多种形式,建立人才培养生态。截至2020 年底,百度已累计在中国培养了超过100万的AI人才。
高效“打假”   
应对高科技犯罪
将畅通消费作为守护安全的价值追求,不断提升消费者保护能力、水平,积极推动消费维权协同共治,打通关键堵点,保障消费畅通,推动消费在安全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百度通过风险标注、搜索屏蔽、广告下线等措施,拦截全网涉嫌电信网络诈骗恶意网页触达用户总量达2700万次,针对“两卡”违法交易的累计信息清理也超过493万次。
此外,在应对诸如人脸仿造、AI换脸等所谓“高科技犯罪”方面,百度也积极投入研究,实现对深度伪造、合成技术的高效“打假”,从源头阻断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