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45|回复: 0

推行县级权力改革不能光靠县委书记“自我革命”

发表于 2010-12-7 15:31: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被称为是一场县委核心权力的“自我革命”。而据记者了解,睢宁多项酝酿许久的政策迟迟未敢推出,其中包括一项公开提拔干部,要求网上公布财产的监督制度(12月6日《京华时报》)。
  中国素有“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当今,县委书记堪称“中国权力最大的官”,几乎是除了外交、军事和国防,其他权力都具备。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最近几年一些县委书记因贪腐落马,舆论惊呼县委书记成了腐败的“高危人群”。所以,中纪委、中组部高调施行县权改革,就是要从制度上克服县委书记的 “土皇帝”心态,让县委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遏制县委书记腐败高发的势头。 
  但是,推行县权改革试点,依靠“自我革命”是靠不住的。“自我革命”前提是依赖道德的自觉、政治自觉,但这些弹性十足的“自我革命”,其结局或是失败、不彻底,无法满足中央与公众的期望,或是即便成功,也无法复制。
  事实也的确如此,公开提拔干部、网上公布官员财产等原本属于县权改革的政策,却因为阻力重重一直未敢推出。县委为何不敢公开提拔干部?为何不敢公布官员财产?根在“自我革命”——假如没有“给力”的外界监督,假如没有权力的相互制衡,到底有多少县委书记愿意自我给权力上“枷锁”、自我“束缚”?对此,即便睢宁县委书记王天琦也坦诚:“如果‘一把手’不想动、不愿动,或者不真动,那在现有政治管理体制下,县委权力的公开透明,特别是‘一把手’权力的公开透明,就很难推行。”
  “现有管理体制”是啥体制?我认为,一是监督体制“悬空”,即县权处在监督真空里——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其他监督形同虚设。二是权力缺乏制约,权限界定难以厘清,权力运行难以透明。试问,监督失缺的“自我革命”,拿什么来制约权力,实现权力透明?
  县权改革一旦离开“给力”的外部监督以及权力制衡,这种“自我革命”就靠不住。所以,推行县权改革必须辅助于完善的配套制度,尤其是要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的各种弊端。县权改革倘若依靠县委书记的自觉意识,难免人去政息,也注定无法走远。广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