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早晨,晴,薄雾,微风徐徐。
连续限航4天后的首次解限正常发船,码头聚集了好几百号人,候船室内显得嘈杂、拥挤。
8时30分,一群人从他身边走过,通过检查进入通往登陆点的栈桥。长长的栈桥顶端,驶往四号人工岛的交通艇正抛锚等待登船之人。
9时准,一大波人从他身边潮水般的涌去,登上了发往三号人工岛的船只。一时,候船室内只剩下了他和工作人员,宁静代替了嘈杂。
他喜欢宁静,他害怕嘈杂。长年累月的驻岛、驻井生活,使他早已养成了一种独处的习惯,即使在嘈杂的闹市里,他也能做到静如处子,读懂心跳。
9时30分,他终于登上了等候他的一条船。他是这条船上唯一的乘客。为了他登船,码头上有5个人搭设舷梯,2个铺设安全网,2个人带缆、解缆。
船缓缓驶离码头,向大海深处驶去。海上有薄雾,能见度不是很好,往常的人工岛和导管架都隐在雾帐里,船就像行驶在仙境里。
他的终点是一座离码头20海里的海上钻井平台。这是一口风险探井,关系一个油田的效益和未来走向。油田高层非常重视,重视的结果就是他要驻上平台。
他是一名地质监督,2007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钻井监督工作。良好的专业功底和踏实的性格,让他像“救火队员”一样,哪里重要,哪里艰难,他就到哪里去。
一个人的航行显得有点静。船员只在发船后进舱给他进行了安全提示。可能怕他一个人孤独,船员建议他可以到甲板上去转转,不过出舱一定要穿救生衣。
他谢绝了船员的好意,他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船舱里。关上舱门,船舶的马达声显得小多了。他可不是刚上班的“菜鸟”,见了大海兴奋的拍照不停。驻井的近10年里,荒野、大海、人工岛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可以这么说,哪里有钻机井架,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最美的风景在途中。10年间,他有7年是在井上过的除夕。那香喷喷的饺子、温馨的祝福和钻井兄弟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让他沉寂在辞旧迎新的喜庆里。只有到夜深人静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才会拿出手机,仔细端详孩子的容颜,想把孩子脸上的一丝一寸都备份在脑海里,永不删除。
一想起家人,他的心就隐隐作疼。同时,他又涌出一丝豪迈。家国天下,养家糊口,八千里路云和月,好男儿,勇于担当。
船在薄雾的海上缓缓行驶,离平台越来越近。在这片渤海湾辽阔的海面上,一个人、一条船,满载着满满的爱和希望。(杨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