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31|回复: 0

社会应急救援现状及问题和两会代表建言

发表于 2021-3-13 16:29: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able][table=100%,#ffffff]随着我国灾害安全事故的不断增长,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救援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能够正确引导、整合、规范,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必将成为政府应急救援的有益补充。

目前大多数的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不以盈利为目的,队员并不是以救援工作作为第一职业,他们都来自不同的社会岗位,在有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他们停止自己的工作,积极参与救援,救援工作结束后,又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参与紧急救援活动是队员社会责任的体现。 紧急救援工作都是他们的第二职业,所以也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当救援人员在面对救援工作而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停下来时,他自身的工作和单位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也可能会产生经济和本职工作方面的负面影响。

      [align=justify]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对于救援者从事的救援行为认定为高危行为,因此,救援者无法得到保险机制的有效保护,即使有些保险公司有一些针对该领域的保险产品,但其保障金额和时间都无法符合救援行为的需要。
   同时
国内的社会救援队伍只要是负责各自覆盖区域的救援活动,缺乏统一组织协调,当外地人进入异地区域,很难获得有效的求救号码,往往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
如果能够通过政府职能部门设立全国统一呼叫号码,通过通讯专接系统,及时与周边的救援队伍取得联系,并同时与119、110、120等系统对接,达到一旦发出求救信号,消防、公安和社会救援队伍等所有人员同时开展救援活动,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大幅度提高救援效率。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社会意义 
  (一)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是社会救援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完全能够在意外事故发生后提供必须的救援服务,降低损失,留住生命。 
  (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可作为国家救援行为的有益补充,在大规模自然地质灾害等事件的救援中,作为国家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提供一线救援和后援服务。 
  (三)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和意识,全国统一的社会化救援组织成立后,其自身品牌影响及救援行为,必将大大促进一般救援常识的普及和提高大众参加救援培训的热情。 
(四)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救援服务本身就是保障大众在突发事件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化救援体系的建设,利国利民,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今年的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许沛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许沛表示“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同时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易发多发,而经调研发现,作为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的乡镇(街道),普遍存在应急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一旦灾害事故突发,很难高效有序应对处置。她建议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效能,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对此,许沛还建议”完善基层应急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应急管理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尽快启动基层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推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许沛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灾害设防标准,加大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投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农村住房防灾抗灾能力;加大对基层灾害应急管理的经费、技术、设备等全方面支持力度,构建规范有序的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全面实施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治理,摸清基层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健全监测预警网络体系”


[align=justify]    同时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指出“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最大短板。[align=justify]”陆銮眉说,“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从3年来应急管理部门机构改革的实践看,改革后,应急管理部门任务重、责任大,地方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被问责的情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align=justify]

       陆銮眉还指出“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院校人才供给之间,迫切需要通路,必须从源头上加快补齐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短板,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我国应急管理人才能力总体偏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应急管理能力水平提升的瓶颈。”陆銮眉说,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应急管理部门是实战部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急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更需拥有过硬实战本领的人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