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滕福生
在12月7日举行的“徐州北站2010年论文发表会”上,全站征集的39篇论文统计中,有38篇为各级领导干部撰写。在推荐发表的13篇论文中,经过评委再三审慎评选,货检车间值班员、工会小组长杜建军的《职工教育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获得二等奖并引起车站领导高度重视。这也是唯一一篇出自一线职工之手、涉及职工教育的优秀论文。
“我就不信咱老工人掂不动笔杆子。”提起写论文,这位“50后”、2008年度车站“货运安全标兵”心中就老大的不服气:“如今铁路已经进入高铁时代,我们这些老家伙在知识分子的夹缝中憋得喘不过气。听说我要写论文,好多大学生徒弟都偷笑。你说,咱再不奋起直追,不就真的完球了。”在为老杜鸣不平中,我也被他的勇气所折服。当我问及他为何要选择这个得罪一大片领导的选题时,杜建军说得实在:“因为自己整天在一线跑,对货运、货检职工队伍的素质基本了解,所以对他们所思、所想、所为曾进行过调研。我也想借此机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个人的意见,或许对车站今后改进职工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老杜阅历不浅,货运工种的所有岗位他基本上都干过,一路走来,练得浑身都是本领,被职工称为货运工作的“大拿”。即使这样,他还嫌“落伍”,拼命为自己“充电”。第六次大提速后,他针对货检队伍的纪律松散、技能低下、素质不高、情绪低落的现状很有想法。结合车站实际,他在论文中,大胆地向上级部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是各级主要领导疲于抓安全、抓效益,对职教工作倾注的心血较少。二是职教体系主动工作性不强。三是高素质师职力量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四是教学手段单一,无新意。同时,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意见和建议:1、进一步充实完善职教体系,消除职工安逸现状的思想。2、信息提前、有备无患,拉大职工间收入差距,提高职工学习热情。3、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提高职工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和思想认识。笔者看到,老杜洋洋洒洒5000多字的论文中,有章有节、有理有据,思路清晰。对于一个关心企业发展的老职工,能质量良好地完成论文并获得好评,实属不易,体现了一个老职工对企业职工教育寄托的厚望。
老杜坦言,在撰写论文之前,我就下决心,一定要让那些出口成章而无实践经验的“80后”“90后”们睁大眼睛看看:老职工不仅能拿得起、还能放得下笔杆子!为写好论文,我先把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逐字逐句细读了一遍,领会了要义。我觉得:开局就得有个新面貌。要顺利地实现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企业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尊重职工群众主体地位,发挥职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样,职工也要在不断创新中逐渐适应飞速发展形势的需要。企业是个“大课堂”,各级领导要虚心倾听不同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作风,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只有积极引导职工勤奋学习、激励职工自主创新,才能培养和造就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功立业。
说得真好,我对老杜更加敬佩了。 |
|